南海海槽特大地震

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日语:),是预测将会发生在菲律宾海板块阿穆尔板块[注 1]板块边界俯冲带的,震源地沿南海海槽的巨大地震[1][2]或超级地震[3][4]。完整称作「南海海槽沿线的巨大地震」[5][6][7]。此外,2011年8月日本内阁府设立的「南海海槽的巨大地震模型研讨会」,将预测中南海海槽可能发生的最大规模地震,称为「南海海槽巨大地震」。

南海海槽的位置
预测中将出现最大M9.1规模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震源地(2013年、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 地震调查委员会)
南海地區則存在有5個相異且獨立的破裂帶,分別是A(土佐灣),B(紀伊水道),C(熊野灘),D(遠州灘)與E(駿河灣

概述

日本列岛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四个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重要一环[8]。太平洋板块、北美洲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板块在这一区域挤压碰撞[9],使得日本列岛逐渐从海底突起[10],在日本及其附近地区形成两千余个活跃断层,使得日本附近地区地震灾害频繁发生[11][12]

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是指在南海海槽周期性发生的8级大地震。南海海槽是菲律宾海板块欧亚大陆板块的邊界(聚合板塊邊緣),是大地震频繁的隱沒帶之一[13]。南海海槽與本州南部海岸線平行,這顯示了歐亞板塊(阿穆尔板块)與菲律賓海板塊發生了推擠[13]。這2個板塊互相推擠邊界會導致了發生許多地震,但其中一些屬於為大型逆衝區地震[14][15]。在南海海槽有5個不同的地區(相異且獨立的破裂帶),分別是A(土佐灣),B(紀伊水道),C(熊野灘),D(遠州灘)與E(駿河灣[16][17][18]

地震的发生概率等的评价(使用时间预测模型的情况)
区域类型规模(M)30年内发生的概率
南海海槽低角逆斷層型地震最大M9.1截至2018年1月1日 : 70% - 80% 左右[19]
从2013年开始的30年内地震的发生概率(不使用时间预测模型的情况)
条件平均活动间隔30年内发生概率(最大似然法)
白凤之后全部157.6年10%左右(α=0.40)
排除庆长的白凤之后180.1年6%(α=0.37)
正平之后全部116.9年20%左右(α=0.20)
排除庆长的正平之后146.1年10%左右(α=0.35)
宝永之后119.1年30%左右(α=0.34)
過去的東海・東南海・南海地震


脚注

  1. 一般认为是与欧亚大陆板块聚合板块边缘,但也有声音认为南海海槽的地震应考虑上阿穆尔板块向东北日本的东进。

參考資料

參照

  1. 石橋克彦“南海トラフ巨大地震 -歴史・科学・社会”岩波出版、2014年
  2. 瀬野徹三(2011): 「南海トラフ巨大地震 -その破壊の様態とシリーズについての新たな考え」PDF, 東京大学地震研究所, 2011年
  3. 島崎邦彦. (PDF). 第57回 東レ科学振興会科学講演会記録. 2007 [2019-12-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2-01).
  4. 小山順二, 都筑基博, 蓬田清, 吉澤和範(2013): 2011年東北沖超巨大地震が明らかにした超巨大地震の多様性, 北海道大学地球物理学研究報告, 76, 129-146.
  5. 宇津『地震の事典』p582.
  6. 理科年表(2018), p734, p736, p737-738, p743.
  7. 松岡裕美・岡村眞(2011): 12-2 津波堆積物から見た南海トラフ沿いの巨大地震履歴PDF, 地震予知連絡会会報, 第87巻, 12-2.
  8. . 気象庁.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3) (日语).
  9. . 広島大学地球惑星システム学 片山郁夫.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0) (日语).
  10. . われわれはどこから来て、どこへ行こうとしているのか そして、われわれは何者か -宇宙・地球・人類-.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0) (日语).
  11. . 全国地質調査業協会連合会.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9) (日语).
  12. . 東京大学 地震研究所.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5) (日语).
  13. 南海トラ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14. 南海トラフ地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15. 南海トラフ巨大地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16. Ando, M. . Tectonophysics. 1975, 27 (2): 119–140 [2009-11-13]. Bibcode:1975Tectp..27..119A. doi:10.1016/0040-1951(75)9010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1).
  17. Ishibashi, K. (PDF). Annals of Geophysics. 2004, 47 (2/3): 339–368 [2009-1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25).
  18. Ando, M. . Tectonophysics. 1975, 27 (2): 119–140 [2009-11-13]. doi:10.1016/0040-1951(75)9010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1).
  19. (PDF). [2019-06-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7).

文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