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桥 (桂林)
历史
宋《静江府城池图》中已有该桥的标注,为南门外阳江(今桃花江)上的一座亭桥(拖板桥)。明洪武九年(1376年)建成一座二孔石拱桥,因坐落于当时桂林府宁远门外,故称“宁远桥”,又因宁远门为桂林城的南门,又名南门桥。正统甲子年(1444年)知府吴惠重修该桥,称“永宁桥”。民国33年(1944年)该桥被毁,民国35年(1946年)重建,当时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出资修建,故命名“善济桥”。[1]该桥长42米,宽12米。1976年桂林市市政工程处扩建该桥,是时桥面宽18米。1991年7月至1992年1月该桥再度扩建,在南端再建一拱,为一孔跨10米,宽14.4米的混凝土砌块拱桥,并与两侧四米处各修建一座4孔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孔跨10米,宽14米。是时桥全长14.4米,总宽50.4米。中央的桥梁承载快车道,宽14米;两边的桥梁承载慢车道和人行道,慢车道各宽7米,人行道各宽4米,绿化带各宽1.3米,外悬的花池各宽1.6米。三桥共设汉白玉栏杆6道,路灯2排。
该桥由桂林市市政工程设计室设计,由桂林市市政工程公司、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公司承担施工任务。总共耗资1450万元,其中319.5万元为桂林市150个单位12万多人的捐赠款,168.6万元为日本友人所捐赠。[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