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坦·查爾斯·沙巴西亞
卡斯坦·查爾斯·沙巴西亞(英語:,暱稱為,1980年7月21日—)是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曾效力於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密爾瓦基釀酒人、紐約洋基,守備位置是先發投手,在台灣給他一個外號叫「沙胖」。
C·C·沙巴西亞 CC Sabathia | |||
---|---|---|---|
於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時期的沙巴西亞 | |||
先發投手 | |||
出生: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瓦列霍 | 1980年7月21日|||
| |||
美國職棒大聯盟首秀 | |||
2001年4月8日,代表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 |||
最終美國職棒大聯盟出场 | |||
2019年9月24日,代表紐約洋基 | |||
美國職棒大聯盟成績 | |||
勝敗投數 | 251–161 | ||
防禦率 | 3.74 | ||
三振 | 3093 | ||
球队 | |||
生涯成就与獲獎紀錄 | |||
高中生涯
職棒生涯
- 沙巴西亞在1998年大聯盟選秀被印地安人隊以第一輪(第20順位)選中,並以130萬美元的簽約金正式加盟。
- 2000年入選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隊的28人預選名單;他在澳洲雪梨主投了一場賽前熱身賽,但並未入選奪得金牌的最終24人名單。
- 2001年球季,正式成為當時大聯盟最年輕的選手,也是出生於1980年代的球員中最先在大聯盟登板的(4月8日)。每九局被擊出7.44支安打,是美聯最高的,但17勝5敗的戰績,則使他的勝率(.773)在美聯排名第三;此外,每九局三振8.53次排名第四,勝投(17)第六,三振(171)則是第七。他在當年新人獎僅負於鈴木一朗。其後繼續以穩定的表現在印地安人隊立足。
- 2002年的三振(149)名列美聯第十。
- 2003年的防禦率(3.60)排名美聯第十,並且入選美聯明星隊。
- 2004年,再度入選明星隊。
- 2005年每九局投出7.37次三振,排名美聯第四;三振(161)排行第七,勝投(15)則是第八。
- 2006年球季的完投是大聯盟之冠(6場)。他的完封場次也是美聯最多(2場),防禦率(3.32)排行第三,*每九局三振數(8.03)名列第六,三振(172)則是第八。
- 2007年5月21日,沙巴西亞對西雅圖水手比賽中,將鈴木一朗三振,寫下生涯第1000次三振;這一年也三度入選明星隊,並且在9月28日成為繼1993年的葛瑞格·麥達克斯(Greg Maddux)以來,最年輕的一百勝投手(27歲69天)。但正規球季拿下19勝,名列賽揚獎熱門人選的他,在季後賽的表現卻大為走樣;分區系列戰對洋基驚險拿下一勝(主投五局失三分,送出四支安打,六次保送),美聯冠軍戰卻吞下兩連敗(主投10.1局,被安打17支,保送七次、三振九次,防禦率高達10.17),導致印地安人被紅襪逆轉淘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2008年季中被交易至密爾瓦基釀酒人,球季結束後成為自由球員,12月10日紐約郵報指出,沙巴西亞同意紐約洋基開出7年1億6100萬美元的合約;這份合約使他成為大聯盟史上投手中不論是總額或平均的最高薪。
- 2009年沙巴西亞拿下19勝8敗的成績,為大聯盟的勝投王。
- 2010年9月18日,沙巴西亞於客場對巴爾的摩金鶯的比賽中,投7局失3分拿下勝投,這是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一個20勝。9月28日,沙巴西亞對多倫多藍鳥,主投8.1局只被打3支安打,送出8次三振2次四壞球只掉1分,最終洋基隊6:1打敗藍鳥隊,沙巴西亞拿下本季第21勝,追平派提特在1996、2003年創下隊史上單季獲第二多勝的紀錄,最多勝則是古德利在1985拿下的22勝6敗成績。也幫助洋基打進2010年的(過去16年裡的第15次)季後賽。
- 2013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台灣時間),沙巴西亞在客場對明尼蘇達雙城的比賽裡,主投7局被敲7支安打、送出9次三振,失兩分責失分拿下勝投,此勝投為個人生涯第200勝,為現役第4位達成此紀錄的選手、同時也是活球年代之後在第10位於33歲前達到此里程碑者。[2]
- 2018年11月6日,紐約洋基隊以一紙800萬美元的一年約簽回了老將先發左投C.C. Sabathia
- 2019年4月31日,沙巴西亞三振掉了John Ryan Murphy,正式送出了個人大聯盟生涯例行賽的第3000次三振,成為了大聯盟史上第17位達成這項里程碑的投手,也是史上第三位飆出3000K的左投手。
獎項與紀錄
投球形式
- 沙巴西亞巔峰時期擁有球質極佳的95英哩快速球,以及由十點鐘墜入四點鐘方向,球速在84到86英哩間的刁鑽滑球,還有從十一點鐘方向掉進五點鐘方向,球速介於79到82英哩的曲球,還有垂直下墜的變速球,變速球也是沙巴西亞三振打者的武器之一。他的控球也非常出色,三振/保送比5.65令人刮目相看。[3]
打擊
- 在打擊方面,雖然屬於美國聯盟但卻在跨聯盟比賽敲出的11支安打,到目前為止仍是美聯之冠。(直到大谷翔平為止)
季後賽表現
- 沙巴西亞在2001、2007-08季後賽的5場出賽,拿下2勝3敗及防禦率7.92的不及格表現,完全不像拿過賽揚獎的投手,但在2009年加盟洋基隊以後,在季後賽首輪繳出主投6.2局僅失1分、防禦率只有1.35的亮眼成績之外,而在美聯冠軍賽的兩場先發更加出色,16局的投球中僅被敲9安與掉2分,防禦率僅1.13,如此搶眼的戰績,讓他在洋基10月26日於美聯封王後,勇奪本季美聯冠軍賽MVP。[4]
瑣事
職棒生涯成績
年度 球隊 防禦率 投球局數 勝場 敗場 救援成功 出場數 奪三振 四死 完投 完封 被安打 被全壘打 WHIP 2001 印地安人隊 4.39 180.1 17 5 0 33 171 95 0 0 149 19 1.35 2002 印地安人隊 4.37 210 13 11 0 33 149 88 2 0 198 17 1.36 2003 印地安人隊 3.60 197.2 13 9 0 30 141 66 2 1 190 19 1.30 2004 印地安人隊 4.12 188 11 10 0 30 139 72 1 1 176 20 1.32 2005 印地安人隊 4.03 196.2 15 10 0 31 161 62 1 0 185 19 1.26 2006 印地安人隊 3.22 192.2 12 11 0 28 172 44 6 2 182 17 1.17 2007 印地安人隊 3.21 241 19 7 0 34 209 37 4 1 238 20 1.14 2008 印地安人隊 3.83 122.1 6 8 0 18 123 34 3 2 117 13 1.23 釀酒人隊 1.65 130.2 11 2 0 17 128 25 7 3 106 6 1.00 小計 2.70 253.0 17 10 0 35 251 59 10 5 223 19 1.11 2009 洋基隊 3.37 230 19 8 0 34 197 76 2 1 197 18 1.15 2010 洋基隊 3.18 237.2 21 7 0 34 197 74 2 0 209 20 1.19 2011 洋基隊 3.18 237.1 19 8 0 33 230 61 3 1 230 17 1.23 2012 洋基隊 3.38 200 15 6 0 28 197 44 2 0 184 22 1.21 2013 洋基隊 4.78 211 14 13 0 32 175 65 2 0 224 28 1.37 2014 洋基隊 5.28 46.0 3 4 0 8 48 10 0 0 58 10 1.48 2015 洋基隊 4.73 167.1 6 10 0 29 137 50 1 0 188 28 1.42 2016 洋基隊 3.91 179.2 9 12 0 30 152 65 0 0 172 22 1.31 2017 洋基隊 3.69 148.2 14 5 0 27 120 50 0 0 139 21 1.27 2018 洋基隊 3.65 153.0 9 7 0 29 140 51 0 0 150 19 1.31 2019 洋基隊 4.95 107.1 5 8 0 23 107 39 0 0 112 27 1.41 合計 19年 3.74 3577.1 251 161 0 561 3093 1099 38 12 3404 382 1.26
個人資訊
参考文献
- C.C. Sabathia Biograph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LB.com.
- 〈MLB〉Sabathia生涯200勝 現役第4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3-7-4
- 擺脫昔日臭名,沙胖勇奪美聯冠軍戰MV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9-10-26
- Associated Press. . ESPN. 2007-03-14 [200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 Colston C. "Inside Pit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今日美國,2002年2月13日。
- Hohler, B. "Athletes as Victim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波士頓地球報,2006年11月10日。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卡斯坦·查爾斯·沙巴西亞 |
- 球員資訊和成績在MLB,ESPN,Baseball-Reference,Fangraphs,The Baseball Cube(英文)
前任: 克里夫·李 |
美國聯盟勝投王 2009年、2010年 (與賈斯丁·韋蘭德和赫南德茲並列) |
繼任: 賈斯丁·韋蘭德 |
前任: 尤漢·山塔納 |
美國聯盟賽揚獎 2007年 |
繼任: 克里夫·李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