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裂口蛇
印度古裂口蛇(學名:Sanajeh indicus,梵語:)是在西印度發現的一種上白堊紀蛇。它是在拉米塔組(Lameta Formation)中發現的化石,化石正在纏繞著蜥腳下目恐龍的蛋及幼體。可見它們是獵食幼生蜥腳類恐龍。[1]
印度古裂口蛇 化石时期:上白堊紀 | |
---|---|
印度古裂口蛇的化石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科: | †巨蛇科 Madtsoiidae |
属: | †古裂口蛇属 Sanajeh Wilson et al., 2010 |
种: | †印度古裂口蛇 S. indicus |
二名法 | |
†Sanajeh indicus (Wilson et al., 2010) | |
特徵
印度古裂口蛇的完模標本GSI/GC/2901–2906包含了一個接近完整的頭顱骨及下顎、分成5組共72節的泄殖前脊骨及肋骨。它們都是在古吉拉特邦德霍里鄧格里村(Dholi Dungri)的馬斯垂克階地層中發現。
印度古裂口蛇的頭顱骨長95毫米,估計全長約3.5米。頭顱骨兩側有一長方形的開孔,孔內有與耳朵相連的腦神經。這個孔前有另一個開孔,稱為三叉孔,當中有控制顎骨的腦神經。顎骨關節位於頭顱的後緣,是原始蛇的特徵。矢狀嵴沿頭顱的腹面連接顎的肌肉。[1]
印度古裂口蛇的脊骨關節發展完好。神經棘很薄及向後起角。它們的肋骨向外伸延至椎骨上關節突。這些都是巨蛇科共有的特徵。[1][2]
分類
印度古裂口蛇分類在巨蛇科。以下是印度古裂口蛇的演化樹:[1]
蛇亞目 |
| |||||||||||||||||||||||||||||||||||||||||||||||||||||||||||||||||||||||||||||||||||||||||||||||||||||||||||||||
古生物學
食性
印度古裂口蛇像其他古代的蛇般,沒有像蚺科、蟒屬及新蛇總科的大裂口。故此,它們並不會吃過大的獵物。現存裂口較窄的蛇,如針尾蛇科、倭管蛇屬、管蛇屬及筒蛇屬等,都只會吃細小的動物,包括螞蟻、白蟻幼蟲、環節動物、蚓蜥及無足目等。[1]它們的顳骨很短,方骨闊而短,可知其裂口很窄。它們的裂口應該像現今的閃鱗蛇屬。不過它們的肌肉強壯,故它們可以像巨口類般處理較大的獵物。下頜關節可以大幅屈曲,也讓它們可以吃較大的獵物。由此可見,蛇其實是先增強口部運動及口內運動性,其後才發展闊大的裂口。失去顱內運動力的蛇可能是一種挖地的適應性,而非一種祖徵。[1]
印度古裂口蛇的完模標本是與Megaloolithus dhoridungriensis的蛋及一隻保存得不完整的幼體一同被發現。印度古裂口蛇纏可能正在繞著幼體剛孵化的蛋。恐龍蛋可能是產在像巢穴的結構,但這結構並沒有保存下來。[3]其他的蛋可能過大,致使印度古裂口蛇未能直接吃用,但相信它能夠破開及吃蛋內的物質。相信印度古裂口蛇喜歡到巢穴中覓食,並有可能吃多種的獵物,包括獸腳下目及細小爬行類的蛋。
參考
- Wilson, J.A.; Mohabey, D.M.; Peters, S.E.; and Head, J.J. . PLoS Biology. 2010, 8 (3): e1000322 [2010-12-06]. PMC 2830453 . PMID 20209142. doi:10.1371/journal.pbio.10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7).
- Scanlon, J.D. . Nature. 2006, 439 (7078): 839–42. PMID 16482156. doi:10.1038/nature04137.
- Jackson, F.D.; Varricchio, D.J.; Jackson, R.A.; Vila, B.; and Chiappe, L. . Paleobiology. 2008, 34 (2): 229–246. doi:10.1666/0094-8373(2008)034[0229:COWVCI]2.0.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