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經濟自由化
印度的經濟自由化是指該國經濟向世界開放,目標是使經濟更加市場化和服務化,從而擴大私人和外國投資[1][2],而印度的經濟自由化也是20世紀末全世界發生的經濟自由化的一部分[3]。印度曾在1966年和80年代初期進行過一些經濟自由化的嘗試,但成效甚微。1991年印度爆發經濟危機幾乎債務違約,印度政府甚至曾打算向英格蘭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抵押其黃金儲備,來籌集急需的外匯,引起國內巨大爭議[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提供援助的前題是要求印度推行經濟自由化,要求印度開放外國實體進入他的產業,包括國有企業[5][6][7]。印度政府在沒有其他可行辦法下同意了條件,鋪平了經濟的自由化道路[7][8]。
通過激進的經濟改革,包括降低進口關稅、放鬆市場管制和減稅,印度在兩年時間內成功克服了自建國起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並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期間吸引大量外國投資,使其經濟開始高速增長。1992年至2005年,外國投資增長316.9%,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從1991年的2660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2.3萬億美元,極端貧困率也有所下降[9][10]。印度也日益融入全球經濟,其品和服務貿易總出口總額在十年內大約翻了一倍,從1990年的7.3%增加到2000年的14%[11]。
然而,與同時期許多進行經濟自由化的經濟體相似,印度政府的經濟自由化政策嚴重加劇了收入不平等,財富向極少一部分人集中,農村生活水平及失業率惡化,農民自殺率上升等等相關社會不公問題[12][13][14]。
經濟自由化前的政策
自印度從英國獨立後,其經濟政策由總理尼赫魯操刀,受社會主義及費邊社影響[15]。在尼赫魯的國大黨政府及其繼任者的領導下,印度經濟政策傾向於保護主義。印度在這段時間有類似於蘇聯及中國的五年計劃,以政府來作中央計劃,實行指導主義,國家扮演著強有力的指導角色,在微觀層面干預所有企業,特別是勞動力和金融市場,大型公共部門,企業監管和中央計劃,強調在國家監督下的進行進口替代工業化。[16][17][18]印度在這段時間有類似於蘇聯及中國的五年計劃,以政府來作中央計劃。 根據1951年的《工業發展管制法》,印度對鋼鐵、採礦、機床、水利、電信、保險和電廠等行業實行國有化[19]。1947年至1990年間,在印度開展業務需要詳細的許可證,並有各種繁複的投資法規及禁區,這個政治被稱為「License Raj」,即「廣泛監管」的意思[20]。
批評及社會問題
社會不平等
印度實行經濟自由化措施之後,社會及經濟不平等現像大幅增加,收入最高的10%人口的收入份額從1991年的35%增加到2014年的57.1%[21]。貧困問題在印度繼續是重大議題,在COVID-19大流行前有5900萬印度人每天收入在2美元以下,11.62億人每天收入在 2.01 美元至 10 美元之間[22]。根據印度樂施會首席執行官 Amitabh Behar的說法,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印度億萬富翁的財富從 231.4 萬億盧比(3,130 億美元)增加到 531.6 萬億盧比(7,190 億美元),億萬富翁的數量從 102 人增加到 142 人。與此同時,據聯合國估計有超過 460 萬印度人將陷入極端貧困,幾乎佔全球新貧困人口的一半,印度嚴重的財富不平等是因為新自由主義的經濟體系有利富人但邊緣化窮人[23]。同時印度高度依賴間接稅,尤其是對普通印度人賴以生存的商品和服務所銷售和製造徵收的稅,由於不干預政策印度政府降低了公司稅以吸引投資,又於2016年取消針對超級富豪的財富稅,窮人、邊緣化群體和中產階級繳納越來越高的稅款,而富人卻賺了更多的錢,沒有支付他們應該的份額[24]。
新自由主義政策下公共服務私有化,導致人民無法獲得這些服務或使這些服務的質量下降,尤其是對那些無力支付這些服務的人。政府在醫療保健方面降低支出,又實行醫療保健行業的市場化,導致了貧富之間以及城鄉人口之間的醫療質量差距日益擴大[25]。印度樂施會的報告顯示,私人醫療保健的高成本繼續影響邊緣化及貧困社區,全國抽樣調查(NSS)的數據顯示,私立醫院的自付及住院治療費用,幾乎是公立醫院的六倍,門診治療也高出兩到三倍[26]。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公共衛生系統不堪重負,同時私人醫療保健成本過高使許多人負擔不起,導致數千萬人失去了安全網。[27]
教育私有化也進一步助長了印度的不平等現象,調查顯示有高達35%的兒童因無法支付費用而沒有接受教育,38% 的家長不得不在入學時支付非法費用作為人頭費,學校教育日益私有化對國家的貧困和邊緣化人群,尤其是婦女和女童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23][28]。
農村問題
政策又導致農村生活水平急劇惡化、1991年經濟改革後,印度政府根據新自由主義思想把政府干預降至最低,取消了對農產品進口的一些限制,導致國產的農產品價格暴跌,又同時削減了對農民的補貼,令農民的收入大幅減少[29],農村就業率下降使到農民自殺率大幅上升,成為印度社會一個嚴重的問題[30]。莫迪政府曾打算進一步開放印度農業,結果導致印度農民連續兩年爆發大規模抗議,最終莫迪撤回提案[31]。
參考資料
- Bank, The World. . World Bank: 1. 12 November 1991.
- . World Bank. [30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9 May 2019).
-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in India”, in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SR/Google Books, 2013, updated 2019. ISBN 9780906321584. Chapter 9.
- (PD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VALERIE CERRA and SWETA CHAMAN SAXENA.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30).
- . documents.worldbank.org. World bank. [30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 . lnweb90.worldbank.org. World bank. [30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9 May 2019).
- . The Indian Express. 2010-09-17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9) (英语).
- Leblebicioğlu, Asl; Weinberger, Ariel.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 December 2020, 128: 103406. ISSN 0022-1996. S2CID 229432582. doi:10.1016/j.jinteco.2020.103406 (英语).
- Dutta, M. K. and Sarma, Gopal Kuma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India Since 1991: Trend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1 January 2008).
- Mudgill, Amit. . The Economic Times. [29 August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 . India Before 1991. 2016-01-18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英语).
- . Counterview.org. 2018-04-04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 Ghosh, Jayati. . South Asia Multidisciplinary Academic Journal. 2020-12-15, (24/25) [2023-01-12]. ISSN 1960-6060. S2CID 230588392. doi:10.4000/samaj.68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1) (法语).
- . 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7-03-11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美国英语).
- Misra, O.P. . New Delhi: MD Publications Pvt. Ltd. 1995: 66 [2023-01-12]. ISBN 978-81-8588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 Chandrasekhar, C. P., Kyung-Sup, Chang; Fine, Ben; Weiss, Linda , 编, (PDF), Developmental Politics in Transition: The Neoliberal Era and Beyo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Serie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2012: 140–165 [4 September 2020], ISBN 978-1-137-02830-3, doi:10.1057/9781137028303_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15) (英语)
- Mazumdar, Surajit. . mpra.ub.uni-muenchen.de. 2012 [4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英语).
- Kelegama, Saman; Parikh, Kirit. . Second Draft. 2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February 2006).
- Sam Staley. . 2006 [10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January 2009).
- Street Hawking Promise Jobs in Future 的存檔,存档日期29 March 2008., The Times of India, 25 November 2001
- . WID - 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9) (美国英语).
- Kochhar, Rakesh. . Pew Research Center.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美国英语).
- . www.oxfamindia.org.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1) (英语).
- . www.oxfamindia.org.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英语).
- . Institut Montaigne.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英语).
- . www.oxfamindia.org.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英语).
印度樂施會的簡報顯示,私人醫療保健的高成本繼續影響邊緣化社區,特別是由於其高成本並進一步擴大不平等。全國抽樣調查(NSS)(2017-18)的數據顯示,私立醫院的自付費用(OOPE)住院治療幾乎是公立醫院的六倍,門診治療高出兩到三倍. 印度的平均OOPE 為 62.67%,而全球平均水平為 18.12%。
- Pinto, Chapal Mehra & Lancelot. . Scroll.in.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美国英语).
- . www.oxfamindia.org.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1) (英语).
- . 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7-03-11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美国英语).
- . 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7-03-11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美国英语).
- . AP NEWS. 2021-11-19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0) (英语).
- Deshpande, Tanvi. . www.indiaspend.com. 2021-12-15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英语).
- . www.downtoearth.org.in.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英语).
- (PDF).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17).
- Sekhar, C. S. C. .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04, 39 (43): 4729–4736 [2023-01-12]. ISSN 0012-99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