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七星郡役所
原七星郡役所是臺北市中正區的歷史建築,在臺灣日治時期1927年落成,目前是立法院青島第二會館。
原七星郡役所 | |
---|---|
七星郡役所 | |
位置 | 臺灣臺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10號 |
坐标 | 25.043508°N 121.522458°E |
建成时间 | 1927年 |
類型 |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辦公廳舍 |
评定时间 | 2021年5月7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介紹
臺灣的行政區劃在1920年10月1日改為州廳制,七星郡因此成立,隸屬於臺北州,管轄松山庄、內湖庄、士林街、北投街、汐止街、平溪庄。七星郡役所是七星郡的行政中心,但不位在七星郡內,而是位在臺北市。其最初是使用原本臺北廳舍(後來的臺北州廳舍)的民事調停室、司法室[1];在同年12月1日,郡役所原處改由水道事務所使用,而七星郡役所則移至臺北州廳舍的地下室[2]。臺北州營繕課在1925年開始規劃建造獨立的七星郡役所廳舍,工程費用48,000圓,地址為臺北市幸町119番地,而後於1927年8月6日上午舉行落成式[3],下午在北投公園舉行落成祝賀會[4],而七星郡役所在8月12日正式移轉[5];同年10月舉辦的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場地位在七星郡役所樓上[6]。1928年4月,設置了七星郡役所網球場[7]。
七星郡役所廳舍在二戰後曾做行政院青輔會(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公室[8],並增建二樓,但仍保有原有構造,目前是立法院青島第二會館,在2021年被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9]。此建築的東翼在戰後則由衛生署使用,並約在1990年拆除改建為現在的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大樓。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