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無球粒隕石
原始無球粒隕石是隕石的再細分。它們在相同的秩 (rank,過去稱為類),是介於球粒隕石和無粒隕石之間的類型。因為它們保留了很多球粒隕石的屬性,因此被視為基元,而被稱為原始無球粒隕石。非常典型的是球粒的遺跡和化學組成都與球粒隕石非常相似。這些觀測可以用熔體殘留物、部分熔融或廣泛的再結晶來解釋[1][2]。
原始無球粒隕石 | |
---|---|
— Class — | |
布萊奇那隕石的切片 (NWA 3151) | |
類型 | 無粒隕石 |
子群 | |
母體 | 多樣的 |
成分 | 成份複雜的 |
歷史
原始無球粒隕石的觀念在1983年首度得到總結[3]。
在2006年乙經發布了7組原始無球粒隕石,但在分類上仍然有爭議。作者將原始無球粒隕石定義為在母體的溫度超越了凝固點,因此有部分熔融的隕石。如果未能達到同位素的平衡,但母體已經完全熔融的也包括在內[1]。
描述
有許多指標顯示一些無粒隕石會被視為基元。有些包含球粒隕石的殘骸 (像是Acapulcoite、橄欖古銅隕鐵) 和一些氧化的同位素比率與球粒隕石相似。原始無粒隕石和球粒隕石之間有著相似的示蹤元素濃度。在岩相薄片鐘可以觀察到紋理的指標。如果無粒隕石是原始的,它會通過再結晶形成很多120°的晶界。正常的無粒隕石是由岩漿結晶形成,會顯示岩漿的紋理[2]。
橄欖古銅隕鐵是部份熔融並留下殘留物的例子,有時acapulcoites看起來也有部份熔融,但兩者都被認為是部份熔融產生的。橄輝無球粒隕石和brachinites仍不清楚,可以解釋為殘留或是堆積形成的[1]。
相關條目
- 隕石學辭彙
- 陨石分类
參考資料
- M. K. Weisberg; T. J. McCoy; A. N. Krot. . D. S. Lauretta; H. Y. McSween Jr. (编). (PDF).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6: 19–52 [2012-12-15]. ISBN 978-08165256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08).
- Pilski, Andrzej S.; Tadeusz A. Przylibski; Katarzyna Łuszczek. (PDF). Meteorites. 2011, 0 [2012-12-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 Prinz, M.; C. E. Nehru; J. S. Delaney; M. Weisberg.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616-617. 1983, 14 [2012-12-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