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都九
双溪都九(馬來語:),是文莱的极西端,也是砂拉越州美里的最东边城镇,是一个跨国边境城镇,文莱一侧属于马来奕县。[1]双溪都九在马来语中的意思分别为河和七,意译为第七条河。[2]
双溪都九 | |
---|---|
马汶边境城镇 | |
Sungai Tujoh | |
双溪都九 | |
坐标:4°35′0″N 114°04′0″E | |
国家 | 马来西亚 文莱 |
州 | 砂拉越 |
马来西亚县/文莱县 | 美里县/马来奕县 |
双溪都九有时也被称为甘榜双溪都九(Kampung Sungai Tujoh),但这个地区实际上没有聚居地和固定居民。而这里只有46名海关、关税和移民局人员居住于此。[3]警察也在这里驻守边界, 以维护国土安全。[4]
地理
双溪都九是文莱的最西部的城镇,其中有一部分区域跨越边界位于马来西亚的砂拉越美里的甘榜Rentis。双溪都九北为南中国海,东为双溪Enam村,西南则为马汶两国边界。
这里也是砂拉越和文莱四个关卡中的其中一个,也是马来奕内的唯一一个关卡。其他3个位于临近林梦的汶萊摩拉縣武吉鲁拉(Bukit Lurah)和位于林梦和大老山的淡布隆县Puni和Labu关卡。 .
历史
文莱苏丹长期以来坚称双溪都九地区为文莱苏丹国的一部分。1882年,时任文莱苏丹以每年6000美元的价格,把面积达10,000平方英里(30,000平方公里)的峇南河盆地区域卖给砂拉越白人拉惹。[5]
目前,现有的边界是由当时掌控砂拉越(当时为英国殖民地)和文莱(英国的保护国)两区的英国于1958年制定的。[6] 正值20世纪60年代,政府于该地建立了一个关卡,以控制砂拉越美里与文莱的货品商贸和人力流动。自此,该地持续发展,并于2003年在峇南河上建立跨国大桥—东盟桥(ASEAN Bridge)。
2005年,该地首次实施频繁旅行卡(FTC),两国居民可使用大马卡或 Smart IC 作为在两国穿梭的合法证件,无需国际护照。但施行至2013年12月,FTC已停止效用。[7]
参考文献
- "Poskod Baru Daerah Belai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年5月22日閲覧。
- "Websters Dictionary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Brudirect"Brunei Immigration Department Beef Up At All Control Pos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年5月22日.(2003年11月24日閲覧。
- Brudirect"Belait Under Royal Scrutin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5年4月3日.(2007年5月22日閲覧。
- "The Pagan Tribes of Borne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年5月22日閲覧)
- "Brunei's Overlapping Maritime Claim with Malaysia over the Spratley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年5月22日閲覧)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nounce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6年9月25日.(2007年5月22日閲覧)
- 文莱政府"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年4月19日閲覧。
- "Biaramas fares from Sarawa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年4月19日閲覧。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