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棒球場
教育部體育署臺中棒球場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區,簡稱臺中棒球場,因地處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園旁,也常被稱為「臺灣體大棒球場」,為臺灣唯一的國立棒球場[註 1],曾是中華職棒興農牛隊和台灣大聯盟台中金剛隊的主球場。
教育部體育署臺中棒球場 | |
---|---|
全名 | 教育部體育署臺中棒球場 |
曾用名 | 臺中水源地棒球場 省立臺中棒球場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中市北區雙十路一段16號 (入口已改至電台街) |
所有者 | 教育部體育署 |
營運者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
座位数 | 8,500人 (2009年) |
場地大小 | 2004年 左外野:310英呎 中外野:360英呎 右外野:310英呎 2006年 左外野:325英呎 中外野:400英呎 右外野:325英呎 |
表面 | 天然草皮 |
建造 | |
啟用 | 1935年 |
擴建 | 2006年 |
客戶 | |
俊國熊(1993年-1995年) 興農熊(1996年上半年) 興農牛(1996年下半年-2012年12月) 台中金剛(1997年-2002年) |
簡介
1932年(昭和7年)臺灣總督府擬定在臺中建設棒球場之計畫,並在1934年正式開始興建工事;其主要設計者為折下及延。
1935年3月31日,臺中水源地野球場正式竣工,當時總面積達6,800坪(22,000平方)。[1]
歷經多次整修。1950年到1970年間曾經是民聲杯棒球賽的場地,1998年以前之主管機關為臺灣省政府,當時稱為「臺灣省立棒球場」,1998年12月20日後移交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改名為「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臺中棒球場」。球場連同臺中體育場一起委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負責維修管理。
1998年至2004年間,興農牛曾經撥發經費進行維護,也把興農高球場的草皮移植至球場內野,是臺灣第一個種植內野草皮的棒球場。本來興農球團有意向臺中市政府要求認養台中球場,但因球場為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管轄以致臺中市政府無法受理;後來打消認養意念,改以幫忙維修球場。
台中棒球場原本幅員狹小,全壘打牆不但低矮,且中外野及兩翼分別僅距本壘360英尺(109.7)、310英尺(94.5),因而被戲稱為「全壘打最多的球場」、「打者天堂」。但在2006年改建後,此球場已經成為標準的棒球場(距本壘400英尺(121.9)、325英尺(99.1))。2013年,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改組為教育部體育署,名稱也改為現名。
隨著北屯區的台中洲際棒球場於2008年完工、以及義大犀牛將主場設在澄清湖棒球場,中華職棒於2013年下半球季之後沒有在台中棒球場舉行例行賽。
公車資訊
台中市市區公車
站牌名為《臺中一中》
參考資料
- . newnrch.digital.ntu.edu.tw. [201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