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 (澳門)
簡介
20年代時期,台山區比較遠離市區,最初被政府劃為製造危險品的區域,所有炮竹廠都遷到這裡。其中最大的一家叫台山電光炮廠,有數百工人。1925年,該廠不幸於遷往澳門第15日發生爆炸大火,54人送往鏡湖醫院後傷重死亡,當局連日在災場亦掘出焦屍殘肢,最後證實釀成約150死300餘傷[1],死傷者多為女工。這一空前慘劇,令市民難以忘懷,以致台山二字也變成該區的地名。此後,澳門政府便令所有炮竹廠一律遷往氹仔,台山改成為貧民木屋區。
1929年台山木屋區又發生大火,木屋全部焚毀。為了安置頓失家園的數百災民,慈善機關籌得款項,1931年在台山建成900多間磚屋,整齊排列成11條街道,廉價租給平民居住,並以澳督巴波沙名字命名為「巴波沙坊」。80年代後期以來,平民屋陸續由新建大廈所取代。原來的石牌坊於1999年重建。
部分著名住宅及屋苑
- 台山社屋
- 澳門大廈
- 新城市花園
- 濠江花園
- 大明閣
- 台山平民大廈
衍生問題
由於受COVID-19香港疫情影響,至今粵港兩地,仍然實施出入境管制。而澳門被廣東省政府實施出入境管制,自2020年7月中起,實施免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導致大批水貨和水貨客問題浮現,且比疫情爆發前更嚴重。從而引起澳門境內水貨客問題。
隨著政府多個執法部門於關閘一帶打擊水貨客,水貨客轉移陣地改為在台山一帶匿藏進行活動,從而引起了該區治安和衛生等問題。
參考文獻
- (简体中文).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7-218-06327-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