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鐵路LDH200型柴液機車
臺灣鐵路管理局(以下簡稱「臺鐵」)在柴油化時,均以採購柴電機車為主;但在1960年代後期臺東線(貨運)柴油化時,購入12輛LDH200型柴液機車,為臺鐵第一款柴液機車。該型車入籍後以牽引臺東線貨運列車為主,並曾牽引該線客車。1982年臺東線軌距拓寬為1,067 mm(東拓)後,本型機車亦進廠改造,形式變更為DH200型繼續使用。本型車於1989年全部報廢,目前僅存縱貫線鐵道保存協會收藏的DH207,以及存放於花蓮機廠的DH210。
臺灣鐵路LDH200柴液機車 | |
---|---|
概覽 | |
製造 | 日本日本車輛 |
車輛總數 | 12 |
製造年份 | 1968 |
技術數據 | |
車輛長度 | 11,800mm |
車體 | 2,670mm |
車體高度 | 3,300 (762mm軌距)mm |
轨距 | 762/1,067mm |
營運速度 | 高速檔70km/h,低速檔49km/h |
設計最高速度 | 90km/h |
傳動比 | 高速檔4.95,低速檔7.08 |
驅動裝置 | 液體式 |
制動方式 | 氣軔(26LA)、液軔 |
其它事项 | |
備註 | 1968年採購時型式為LDH200,“L”代表軌距比1,067mm的窄的762mm,“DH”代表柴液機車;1982年後形式改DH200型 |
歷史背景
1960年代後期,因臺東線鐵路製糖期貨運需求量大,但原有蒸氣機車性能普遍欠佳,且因當時玉里=樂合間清水溪鐵路橋載重問題使性能較佳之LDT100型蒸氣機車無法行駛至玉里以南,造成蒸氣機車運用窘迫,於是有東線柴油化的呼聲。原本希望能採購柴電機車,經過數次折衝後,由日本車輛得標,提供12輛柴液機車。
車輛概說
LDH200型機車裝有GM 12V-71N引擎兩具,每具引擎馬力456 HP,共912 HP,可依實際情形選擇使用單引擎或雙引擎。引擎出力經由扭力轉換器(日本新潟鐵工所DBS-115)驅動推進軸,再經逆轉機驅動車輪。本型機車外觀為凸字型,抵達終點時不需上轉車盤變更方向即可行駛。
運用狀況
本型機車前六輛於1968年11月5日抵臺,於花蓮港卸船後自11月6日起試車,首輛LDH201於同年11月15日投入運用。第二批於12月5日抵臺,最後一輛LDH212於12月27日投入運用。本型機車主要牽引臺東線貨車及花蓮(舊站)=花蓮港站客車,亦有牽引臺東線客車的記錄。
1982年東拓完工後,本型機車進改造,將軌距改為1,067 mm、換裝西線使用的自動聯結器,及駕駛室車頂加高,形式亦改為DH200型。改造後,本型機車主要牽引縱貫線北部區間貨車,並曾短暫於淡水線使用,惟整體使用頻率並不高,例如1986年全年,該型機車僅行駛174,502公里。1989年11月,本型車全部報廢。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
平均每日行駛公里 (A) | 3172 | 2529 | 2529 | 958 | 734 | 573 | 478 | 508 | 268 | 202 |
配置機車日車公里 (B) | 207.3 | 194.5 | 192.0 | 99.8 | 61.3 | 47.8 | 39.8 | 42.3 | 27.5 | 40.3 |
配置輛數 (A)/(B) | 15.30 | 13.00 | 13.17 | 9.60 | 11.97 | 11.99 | 12.01 | 12.01 | 9.75 | 5.01 |
可用率 (%) | 88.7 | 88.0 | 88.0 | 73.8 | 57.6 | 57.0 | 54.7 | 60.1 | 43.6 | 84.0 |
由上表觀之,在1982年東拓前,整體柴液機車(LDH200型及LDH101)可用率均甚高,但東拓後(僅剩DH200型,LDH101於東拓後報廢)可用率呈現下滑的趨勢。1987年時全數DH200型均在籍(可能有部分車輛已停用等待除籍),1988年時已有部份車輛開始報廢。
現況
本型車1988~1990年全數報廢後,除DH207於高雄機廠及DH210於花蓮機廠作為無車籍調車機使用外,其他均解體消失;但此兩輛機車後期均甚少使用。2005年DH207由縱貫線鐵道保存協會收購,保存於屏東縣內埔鄉豐田國小西南方,僅剩DH210在花廠。
今DH210雖屬廢料帳,但已於臺鐵內部被列為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