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国璠
生平
桓玄之乱时,司马国璠和弟弟司马叔璠北逃到南燕慕容超那里。太上二年二月甲戌(406年4月2日),司马国璠等人攻克弋阳[2]。弘始十二年(410年)六月,司马国璠、司马叔璠、司马叔道一起投奔后秦,姚兴对他们说:“刘裕正在诛杀桓玄,匡复晋朝,诸位为什么而来?”司马国璠等人说:“刘裕和叛乱的歹徒削弱王室,我们宗族中修身有成就的人没有不被杀害的。刘裕正是国家的祸患,更甚于桓玄。我们是逃避而来,不是忠诚于您,而是逃避死亡。”姚兴赞赏这番话,任命司马国璠出任建义将军、扬州刺史,并赐给他们住宅[3][4]。泰常二年,刘裕消灭姚泓,九月癸酉(417年9月30日),司马叔璠等人归附北魏[5]。
司马国璠在北魏封淮南公[6][7],当时司马文思与司马国璠、司马道赐都不和,却假装亲近他们,请二人一起来宴饮。司马国璠生性粗疏率直,因为喝醉,就告诉司马文思,说自己与温楷以及三城胡人头领王珍、曹粟要外逃反叛,并提到可以做同谋的京城豪强数十人。司马文思告发了司马国璠他们[8][9],泰常五年五月庚戌(420年6月23日),司马国璠和司马道赐等人都被诛杀[10][11]。
家庭
兄弟
- 司马叔璠,北魏安远将军、丹杨简公
参考资料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寧朔將軍固州鎮將鎮東將軍漁陽太守宜陽子司」馬元興墓誌銘」君諱紹,字元興,河內溫人也。晉河間王右衛將軍遷散騎」常侍中護軍使持節侍中太尉公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謚曰武王欽之玄孫;晉河間侍中左衛將軍贈使持節」鎮西將軍荊州刺史謚曰景王曇之之曾孫;晉淮南王秘」書監遷使持節鎮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晉祚流移,姚授」冠軍將軍殿中尚書,大魏蒙授安遠將軍丹陽侯,贈平西」將軍雍州刺史謚曰簡公叔璠之孫;寧朔將軍宜陽子驃」騎府從事中郎鎮西將軍略陽王府長史道壽之子。君夙」稟明規,纂承徽烈,洪業方隆,生志未遂,以魏太和十七年」歲次戊申七月庚辰朔十二日壬子薨於第。以永平四年」歲次辛卯十月癸亥朔十一日癸酉遷葬在溫城西北廿里。記之:」遙哉遠裔,緬矣鴻冑,承符紹夏,作賓於周。貞明代襲,弈世」宣流,誕生夫子,剋纂徽猷。崇基方構,嘉業始脩,蘭摧始夏,」桂折未秋。感戀景行,式述遺休。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桓玄之乱,河间王昙之子国璠、叔璠奔南燕。二月,甲戌,国璠等攻陷弋阳。
- 《晋书·卷一百一十八·载记第十八》:晋河间王子国璠、章武王子叔道来奔,兴谓之曰:“刘裕匡复晋室,卿等何故来也?”国璠等曰:“裕与不逞之徒削弱王室,宗门能自修立者莫不害之。是避之来,实非诚款,所以避死耳。”兴嘉之,以国璠为建义将军、扬州刺史,叔道为平南将军、兖州刺史,赐以甲第。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司马国璠及弟叔璠、叔道奔秦。秦王兴曰:“刘裕方诛桓玄,辅晋室,卿何为来?”对曰:“裕削弱王室,臣宗族有自脩立者,裕辄除之;方为国患,甚于桓玄耳。”兴以国璠为扬州刺史,叔道为交州刺史。
- 《魏书·卷三·帝纪第三》:九月癸酉,司马德宗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司马休之,息谯王文思,章武王子司马国璠、司马道赐,辅国将军温楷,竟陵内史鲁轨,荆州治中韩延之、殷约,平西参军桓谧、桓璲及桓温孙道子,勃海刁雍,陈郡袁式等数百人来降。
- 《魏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司马叔璠,晋安平献王孚之后也。父昙之,司马德宗河间王。桓玄、刘裕之际,叔璠与兄国璠北奔慕容超。后西投姚兴。刘裕灭姚泓,北奔屈丐。世祖平统万,兄弟俱入国。国璠赐爵淮南公。卒,无子,爵除。叔璠,安远将军、丹杨侯。卒。
- 《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叔璠,晋安平献王孚之后。父昙之,晋河间王。桓玄、刘裕之际,叔璠与兄国璠奔慕容超。后投姚泓。泓灭,奔屈丐。统万平,兄弟俱入魏,国璠赐爵淮南公,叔璠赐爵丹杨侯。
- 《魏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文思与淮南公国璠、池阳子道赐不平,而伪亲之,引与饮宴。国璠性疏直,因酒醉,遂语文思,言己将与温楷及三城胡酋王珍、曹栗等外叛,因说京师豪强可与为谋数十人。文思告之,皆坐诛。
- 《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文思与淮南公国璠、池阳子道赐不平,而伪亲之。国璠性疏直,因醉欲外叛。文思告之,皆坐诛。
- 《魏书·卷三·帝纪第三》:庚戌,淮南侯司马国璠、池阳侯司马道赐等谋反伏诛。
- 《北史·卷一·魏本纪第一》:庚戌,淮南侯司马国璠、池阳侯司马道赐等谋反,伏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