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嶺

大禹嶺,原稱合歡埡口[注 1],是台灣中部橫貫公路主線穿越中央山脈主脊東西分水嶺山口,為畢祿山合歡山之間的最低鞍,嶺線上的鞍部海拔2,636公尺,[1]稜線為西北側南投縣仁愛鄉榮興村、東南側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兩縣交界[3][4][5]。中橫主線在山口下方約70公尺處以合歡山隧道鑿穿,合歡山隧道口公路標高2564.67公尺。[2]

大禹嶺
合歡埡口
海拔稜線海拔:2,636(8,648英尺)
公路海拔:2,564.67(8,414.3英尺)[1][2]
穿過
位置 臺灣
山脉中央山脈主脊畢祿山合歡山最低鞍
坐标24°10′53″N 121°18′31″E
大禹嶺在臺灣的位置
大禹嶺
合歡埡口在台灣的位置

大禹嶺的地理位置重要,因地形為分水嶺,順著此地形分成兩個工區:大禹嶺以東至太魯閣稱主線東段,由交通部公路總局合流工務處管轄;大禹嶺以西至東勢稱主線西段,由公路總局梨山工務處管轄,便是現今所稱中橫東段、中橫西段[6]。為了中橫公路施工之便,闢建霧社支線進行補給,完工後,形成現今台14甲線在此與中橫公路(台8線)會合,是通往太魯閣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合歡山梨山的重要通路交叉點。早年大禹嶺曾是金馬號的中繼站,當地居民有民宿經營、販售熱食等維生方式,但隨著臺灣汽車客運公司撤除路線、私家車輛變多及中橫中斷等等因素,已經漸漸失去中繼站的功能。目前當地居住戶數並不多[7],以種植茶葉為主。沿途有六個風景點,分別為台14甲線41公里處的「松濤雲海」及41.5公里處的「奇萊雲海」,和台8線108公里處的「楓之谷」、110公里處的「源光溪瀑」、111公里處的歸化野地貓耳菊及115.5公里處的楓紅瀑布[8]

歷史

1914年,日本總督府為了討伐原住民太魯閣族,興建軍用道路,討伐戰結束後,將原路線變更,新闢路線大致是現今合歡越嶺古道,大禹嶺在當時是被稱作「分水嶺」,據《合歡古道西段調查報告》指出是稱「北合歡山埡口」,因為是三岔路口,位置在現今合歡山隧道正上方,古道各別通往梨山霧社太魯閣,中橫公路行經大禹嶺並未沿用古道路線[4][9]

1958年11月2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前來巡視合歡埡口施工狀況,因該地名唸起來不順口,後來則由時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蔣經國改名,是有感於公路採徒手開鑿,並因地質、技術問題與地形險要,在克難環境下作業,依此況難度不亞於大禹治水為比喻,故命名「大禹嶺」[6]

地理

大禹嶺的歸化農地景色

大禹嶺位於中央山脈北段主稜,畢祿山合歡山之間的最低鞍部,嶺線上的鞍部海拔2,636公尺。[1]台8線112公里處,以合歡山隧道在嶺線下方約70公尺處鑿穿中央山脈主脊,隧道口公路標高2564.67公尺,[注 2]為全線最高點[注 3][3][2][10]。南北介於合歡山畢祿山之間,東西介於關原梨山之間,為立霧溪大甲溪兩水系之流域的東西分水嶺[3][6]

大禹嶺地質脆弱,除了因地層構造,受高山氣候影響,岩盤大多呈片狀、碎屑狀,因此不適宜被開發[11][12]。西起松泉崗,鄰廬山層,東迄匡廬隧道、關原橋,臨畢祿山層[注 4],此域地質成份以板岩、變質砂岩為主,並夾有砂岩,具有劈理、褶皺等現象,故於1979年地理學家陳肇夏將該地層採大禹嶺做為標準地質,發表於《臺灣中部橫貫公路沿線地質》命名「大禹嶺層」,地質年代屬於中新世,由廬山層劃分出來,故成份有部份相似性[13][14][15][16]

合歡山隧道

合歡山隧道東口

合歡山隧道為開闢中橫公路所興建,位在花蓮縣與南投縣交界:東口屬秀林鄉;西口為仁愛鄉[3]。隧道長184公尺,淨寬4.2公尺,淨高4.2公尺,標高2564.67公尺,行經節理發達的地質,其成份有板岩、受風化嚴重的頁岩構成,因東口夾有砂石較西口地質破碎且不穩定,故施作工法呈現沿地層走向進行,隧道(梨山方向)西邊的岩層較堅實無襯砌工法來支撐隧道,(花蓮方向)東邊的岩層較為破碎因此以木襯砌,後來施作混凝土襯砌,因此,目前是台灣唯一還留有木襯砌遺構的隧道,[17]。因施工期間,隧道周邊地質較脆弱,夏季遭逢溫妮颱風,使隧道積水與土石崩坍,冬季仍持續趕工,遭逢降雪而使土石崩坍,導致延宕完工時間[18]。最後,於1960年5月9日與中橫公路一併通車啟用[注 5][7]

周邊景點

  1. 由《東西橫貫公路工程專輯》記載可知,合歡埡口是中橫公路興建期間所稱之,並非日治時期用名。
  2. 《東西橫貫公路工程專輯》記載共有三種海拔標示:2650公尺、2675公尺、2564.67公尺,故本文依附錄〈臺灣省東西橫貫公路主線地質圖〉記載海拔2564.67公尺,其準確性較高。
  3. 台灣公路最高點位於台14甲線武嶺,海拔3275公尺,日治時期為紀念佐久間左馬太而命名「佐久間峠」(日文:峠,指鞍部),戰後在中橫公路興工期間稱作「南嶺」。
  4. 畢祿山層於《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8期)內文採黑岩山之山名,為黑岩山層稱之,為地理學家陳肇夏於1979年發表命名。
  5. 參加橫貫公路通車典禮的來賓專用車抵達合歡山隧道》所示照片攝於1960年4月6日,隧道外貌至今仍沒變。

參考文獻

  1. (地图).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 (國土測繪中心). x2636
  2. 臺灣省公路局. . . 臺灣省公路局. 1960 (中文(臺灣)).
  3. . 內政部. 2007年7月. ISBN 9789860101966 (中文(臺灣)).
  4. 游登良. .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0年12月. ISBN 9570273852 (中文(臺灣)).
  5. 臺灣省公路局. . . 臺灣省公路局. 1960 (中文(臺灣)).
  6. 劉枋. .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1988年7月 (中文(臺灣)).
  7. 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 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1972年6月1日 (中文(臺灣)).
  8. 台灣美景-花蓮大禹嶺的心靈謳歌
  9. 楊南郡. (PDF).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1989 [2011-02-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10. . 公路總局.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6) (中文(臺灣)).
  11. 陳章波、吳貞儀. . (PDF).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2 (中文(臺灣)).
  12. 曾盛堂. . . 1996 (中文(臺灣)).
  13. 羅偉. . . 中央地質調查所. 1992年12月 (中文(臺灣)).
  14. 李元希、楊昭男. . . 中央地質調查所. 1994年12月 (中文(臺灣)).
  15. 羅偉. . . 文化大學理學院. 2000年5月 (中文(臺灣)).
  16. 謝凱旋等人. . (PDF). 中央地質調查所. 2001 [2009-10-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6-10) (中文(臺灣)).
  17. 《天命行腳 中橫半世紀》,李瑞宗著,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南天書局出版,2011年12月。
  18. 臺灣省公路局. . . 臺灣省公路局. 1960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大禹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