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友爱

社會學中,同性友愛,指的是,不是以戀愛或是異性相愛為基底而保持的關係,反而像是朋友關係、良師益友的關係,亦或是其他的友好關係。與同性社交相反的是異性社交,這裡的異性社交不是單純的異性戀愛的社交,而是只以友愛為基底的社交。群體關係則是包含超過兩個個體以上的關係,這個關係可能是同性社交(包含各類同性友好關係),異性社交(包含含有戀愛元素的關係以及單純友愛的異性關係)。

「同性友好社交」一詞被Eve Sedgwick通俗的使用在male homosocial desire的議論中。[1] 早在1976年,Jean Lipman-Blumen定義「同性友愛」一詞就是對於同性成員較有偏好相對於異性成員。[2]

實驗例證

在Rose的實驗中,[3] 對介於20至28歲的男性與女性做一個同性與異性關係的測驗評估。結果顯示,相較於同性,受測者認為,異性關係較無幫助及忠心,而且友誼的建立,也是同性關係比異性關係來的好很多。

根據文化、家庭以及社會結構,同性偏好常被發現於3至9歲。[4][5][6]

LaFreniere、Strayer和Gauthier[6]實行一個長達三年的研究,觀察十五個年紀介於1至6歲的群體,其中有98位男孩與93位女孩。當他們研究童年時期的性別隔閡,研究員發現,性別隔閡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漸上升,而且大部分西方的小孩在3之4歲會顯現這些偏好。然而,在Harkenss and Super的研究中,[4] 肯亞小孩以及其玩伴中未被發現這些偏好,直到他們6至9歲。研究員們在鄉村環境觀察152位肯亞的小孩,而且發現這些現象並未發生,一直到父母親的期望以及世俗性別本分增加。 「這僅只是何時以及為何性別隔閡會出現,這也是世俗文化構成的職務與個體所產生的共同產品」。[4]

這似乎是社會對於性別成員的偏見,早在孩童時期就可能發展出來。較特別地, 許多研究發現早期3、4歲時,孩子對於自我相同性別的成員,比起異性成員還來的有偏好。[7] 換句話說,年輕的女孩較喜好女性(女孩與女人)比起男性(男孩與男人)。這項發現也完全相同於年輕的男孩。除此之外, 一個Carol Martin (1989)[8] 的研究,發現 4.5歲大的男孩明顯地表達出更不喜歡一個女孩表現地像男孩,比起一個男孩表現地像女孩;但是,男孩在8.5歲時會表達出更加不喜歡一個男孩表現的像女孩。這年齡的差別,在暗示說,年僅4歲的小孩對於跟自己同性別,性別不一致的行為並不會那麼在意。然而,在8歲左右,男孩們會開始遵守以及欣賞社會所期許的男性—減少女性向的行為。 這種狀況也顯現在10至12歲的孩子同性社交方面。也就是說,女孩會喜好只跟女生來往的女性,而男孩會喜歡只跟男生來往的男性。[9]

性別定位

同性友好,在定義上,意味著不是異性戀也不是同性戀。舉例來說,一位異性戀男性會去跟其他男性友好,可能是因為同好於異性戀 。這個術語時常被性別平等主義者拿來強調男性之間的團結一心。有一些性別平等主義者也認定這跟女性同好有著密切關聯,性別平權者與女同性戀者,隨著Audre Lorde(一位歌手)為例子,聲明「真實的性別平等主義者不會去在意女同志是否跟女人睡過」[10]

歷史用途

同性友愛一詞,有時候會使用在中世紀文化中,只有男性騎士世界的生活。這詞也常被使用於大型歷史的男性職位,像是成為一名水手(例如,歷史學家Marcus Rediker使用該術語去敘述海盜世界)。 同性友愛並不必定為性關係 ; 他們僅只是相同性別的社交互動。

以下包括同性友好的處置 :

  • 單一性別教育的機構或協會
  • 聯誼會
  • 修道院或者是寺院
  • 軍隊(特別指過去以男性為主的軍隊,雖然現在各種性別都可以從軍)
  • 監獄
  • 正統猶太小學
  • 競賽團隊,特別針對只有單性成員,或是單獨性別競賽(參賽者不是全為男性,要不就是全是女性)
  • 女性或男性專有的社團

平實而言,越極端化性別角色以及受限於性別基因碼,越多的同性友愛者在社會群體中被發現。[11]

研究論文

性別主義者提出的學說

性別平權學者,像是 Rosabeth Moss Kanter 以及 Heidi Hartmann[12] 或 其它學者[13],強調,在男性友愛工作場所中,具有永恆感知的夥伴,通常主導著整個工作團隊的關係。Kantner 探討 「比喻 "同性友愛" - 如何重現他們強勢,僅透過與其他男性,合併並分享相同的工作空間以及特權」[14] ─雖然「後來的研究建議修改Kanter的一些基礎論據...[回應] "同性友愛"」。[15] Timothy Laurie批評 同性友愛被用在社會學中較陽剛的部份,在現存良多的同性友愛的研究中,總是以「男性天生尋求他(男性)人的認同感與發言權為前提。」

是此,在神祕的男性關係圈中,特權通常都落於較女性向的男性,而以女性的關係來看,特權則是落在較為陽剛的女性。[16]

同性友愛/同性性關係

這是關於同性友愛/同性性關係進一步的討論: 「如何探討,如果以總括來說,學者們在這個領域中,總把男同性友愛跟男同志們連接在一起,這是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17] Eve Kosofsky Sedgwick認為同性友愛跟同志是相關,據性別平權主義者和女同志說: 「正是這種廣泛的女性忠誠同好(閨密)。Adrienne Rich曾提及過,並以雷絲邊著稱」.[18]

同一時間, Sedgwick 認定「男同性友好,像是一個三角關係角色中的中間人。在這三角關係內,男性對於其他的男性是慷慨激昂的,但是不同於男同志,而女性則是以那樣的相處方式作為一個溝通理解的管道」。[19] Sedgwick's 分析「在戀愛三角關係中,兩位男性似乎是想爭取得一位女性的芳心...為發展。 René Girard說:「這樣的一個三角關係,會變成一場競賽對抗,事實上,這樣的行為確實會讓男性產生魅力」。[20] Girard爭辯說:「同性游移,邏輯上,是從對於一名男性產生榜樣/競爭對手,有時候,對於中間人明顯得有優勢比起女性,相對來講,女性還來的驅離。」.[21]

也許在矛盾的潮流中,關於性的研究,在澳大利亞的研究中心,健康與社會,La Trobe University發現,「往往透過男性友好者作為介質,進而了解異性活動。」[22]

兄弟之情

在興榮的文化中,兄弟之情一詞,最近被用來特別指稱,同性社交,而不是兩男之間沒有性關係的。兄弟情,最常被用在兩個異性戀同好的狀況,雖然這曾有過一些突出的名人gay-straight bromances。女性則是相同於姐妹情

文學探討

Eve Sedgwick 說:「莎士比亞的詩集,似乎提供一個,單獨、難以掌握、具有深曾感受的話語,對於既冒險又滄桑的男性同好社交。」[23]

參見

參考文獻

  1. J. Childers/G. Hentzi eds., The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New York 1995) p. 138
  2. Merl Storr, Latex and Lingerie (2003) p. 39-40
  3. Rose, S.M. (1985). Same- and cross-sex friendships and the psychology of homosociality. Sex Roles, 12(1/2), 63-75.
  4. Harkness, S., & Super, C.M. (1985).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gender segregation in children’s peer groups. Child Development, 56, 219-224.
  5. Maccoby, E.E., & Jacklin, C.N. (1987). Gener segregation in childhood.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20, 239-287.
  6. LaFreriere, P., Strayer, F.F., & Gauthier, R. (1984). The emergence of same-sex preferences among preschool peers: A developmental ethological perspective. Child Development, 55, 1958-1965.
  7. Bussey, K., & Bandura, A. (1992)。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 governing gender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63, 1236-1250.
  8. Martin, C. L. (1989) Children’s use of gender-related information in making social judgm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 80-88.
  9. Lobel, T. E., Bempechat, J., Gewirtz, J. C., Shoken- Topaz, T., & Bashe, E. (1993). The role of gender-related information and self-endorsement traits in preadolescents’ inferences and judgments. Child Development, 64, 1285-1294.
  10. Juhasz, Suzanne. . 2003 [2015-07-12]. ISBN 978-0-8135-327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11. Gilbert H. Herdt, in Merl Storr ed., Bisexuality: A Critical Reader (1999) p. 152
  12. Harriet Bradley, Gender (2007) p. 103-4
  13. P.E. Sandhu: Persistent Homogeneity in Top Manage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doctoral dissertation, Berlin, 2013
  14. C. R. Ember/M. Ember, Encyclopedia of Sex and Gender Vol I (2003) p. 102
  15. F. J. Crosly et al, Sex Discrimination in the Workplace (2007) p. 198
  16. Laurie, Timothy. . Angelaki: Journal of the Theoretical Humanities 20(1). 2015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17. Storr, Latex p. 39
  18. Childers/Hentzi, p. 139
  19. Storr, Latex p. 41
  20. Childers/Hentzi eds., p. 139
  21. René Girard, A Theatre of Envy (Oxford 1991) p. 259 and p. 44
  22. .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2).
  23. Helen Vendler, The Art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London 1997) p. 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