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音词

同音词(Homophone),又称同音异义词,是指语言中读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词汇[1]這些詞可能寫法相同,以中文而言,例如「杜鵑」一詞,可以指杜鵑鳥,也可以指杜鵑花;也可能寫法不同,例如制服、制伏等等。在表音文字中,同音異義語也可以指與其他片語字母發音相同的片語字母

汉语中,由於習慣上用一個漢字記錄一個單音節語素,因此,漢語中除同音詞外,还有同音字的概念,也就是读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汉字,即同音的單音節詞。

英语「Homophone」的字源是希臘文的「homo-」 (ὁμο-,相同),以及「phōnḗ」 (φωνή,發聲)。反義詞為「heterophone」,即為多音字

由于文字的书写形式问题,有人还把同音词分成两种:[2][3]

  • 同形同音词 :也就是书写形式相同的同音词,例如杜鹃既是一类鸟的名称,又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千萬可以表示“务必”的意思,也可以指数字10,000,000;英语中,bat可以指蝙蝠或者球拍
  • 异形同音词 :就是书写形式不同的同音词。例如乐器琵琶和植物枇杷;英语中,eye意为眼睛,I意为第一人称我,两者都念/aɪ/。

相關概念

  • 同义词
  • 同形词(homograph):指的是拼写相同,但意义不相同的词,如:大夫 (醫生)大夫 (官名);英语中,resume/ɹɪˈzjuːm/意为“恢复”,resume/ˈɹɛz.(j)ʊˌmeɪ/意为“简历”(後者有時會寫成“résumé”作區別)。

同音词可能会在交谈时引起词义混淆,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配合上下文、手势、声调等,很少真正会引起混淆。在可能混淆的场合,往往会在语言中添加修饰成分或限定成分来区别。同音词也是文字游戏、修辞、猜谜等常用的元素之一。

示例

  • :意義、異議、意譯
  • :近侍、近世、進士、盡是、近視、盡世
  • :交代、膠帶、交待
  • :手勢、首飾、守勢
  • :城市、程式、乘勢、成事
  • :堵住、賭注
  • :隱情、引擎
  • :目的、墓地
  • :迷路、麋鹿
  • :由於、魷魚
  • :報復、抱負

廣東話

  • sing3 ming4:聖明、姓名
  • si1 zi2:撕紙、獅子
  • gong2 si1:講師、港獅
  • zi6 wai6:自衛、智慧
  • si1 gaa1:私家、施加
  • tung4 haai4:銅鞋、童孩
  • faat3 ming4:法名、發明
  • jyun4 bat1:完畢、鉛筆
  • gong2 ze2:講者、港姐
  • baan1 zoeng2:班長、頒獎
  • ci4 coeng4:慈祥、磁場
  • zi2 man4:子民、指紋
  • cyun4 sing4:全城、傳承
  • syu1 faat3:書法、抒發

日語

  •  Kōshō
  •  Shinsai
  •  Seika
  •  Kikan
  •  Sanka
  •  Kisha
  •  Senzai
  •  Kenshou
  •  Shougai
  •  Kikai

朝鮮語

  •  Hangug
  •  Sudo
  •  Joseon
  •  Uisa
  •  Gaeseon
  •  Jeongbu
  •  JangGwan
  •  Jeongchi
  •  GongGo
  •  Gajang
  •  Kia

英语

  • /ˈtuː/:to, too, two
  • /ˈraɪt/:rite, right, write, wright
  • /ˈsaɪt/:cite, sight, site
  • /ˈnaɪt/:knight, night
  • /ˈbəʊl/:boll, bole, bowl
  • /ˈhəʊ.li/:holy, holey, wholly
  • /ˈnəʊz/:knows, nose, noes, nos

雙關語

同音词常用來創造雙關語以表達多重意義。常見於詩作以及有創意文章。例如金聖嘆曾說:「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即巧妙運用「蓮子」與「憐子」、「梨兒」與「離兒」的同音。[4]

詩歌中雙關語例子

  • 劉禹錫〈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晴情」雙關。)
  • 子夜歌
    • 乘月採芙蓉,夜夜得蓮子。(「芙蓉、夫容」,「蓮子、憐子」雙關。)
    • 前絲斷纏綿,意欲結交情。春蠶易感化,絲子已復生。(「絲思」雙關。)

對聯

對聯中,將一個或幾個字形字義不同而讀音相同的字,分别安排在一副對聯内,特別稱之為「異字同音」聯。例如明代楊繼盛題鎮江焦山聯:「焦山洞裡住椒山;揚子江頭渡楊子」,即運用了「揚楊」同音、「焦椒」同音[5]

参考

  1. . termonline.cn. [28 Jul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7).
  2. . Pandora.cii.wwu.edu. [2013-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7).
  3. Semantics: a coursebook, p. 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James R. Hurford and Brendan Heasl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4. .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5. . [201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7).

参看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