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螺龍慶宮

后螺龍慶宮臺灣話),臺灣澎湖縣西嶼鄉廟宇,位於合界村東甲后螺,主祀觀音佛祖西嶼澳角頭廟。[1][2][3]

后螺龍慶宮
立面(攝於2021年)
基本
位置 臺灣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后螺1號
主神觀音菩薩文衡帝君
廟格角頭廟
開基合界、后螺居民
建立时间昭和七年(1932年)前
地圖
汉语名称

沿革

清領時期今西嶼鄉合界村本有兩個聚落,分別為「合界頭社」與「螺社(亦有載螺)」,「后螺社」因有一片窪地,在雨後常出現一群田螺供當地婦女採拾,因而得名。日治時期因應行政區域調整,后螺被併入合界村,后螺因聚落地理位置偏東,廣義上屬合界東甲地區,沿襲迄今。[2][4][5][6]:196

合界與后螺原本皆以「合界威揚宮」為村落公廟,但因舉辦普渡時都在合界村舉辦,后螺居民必須大費周章搬運供桌,甚感不便,遂於民國58年(1969年)另行奉后螺龍慶宮為角頭廟,並自行安置五營,建立后螺祭祀圈。[2]

后螺龍慶宮主祀神明引據施添福《臺灣地理辭書(卷六)澎湖縣》,主祀神明為文衡聖帝,觀音佛祖僅為副祀[1][3];而根據許玉河、陳英豪所著的《澎湖縣馬公市觀音亭志》,僅有主祀觀音佛祖的記述。[7]

后螺龍慶宮坐落於后螺聚落西側,其開基年份不詳,僅知日治時期昭和七年(1932年)間,后螺鄉佬便有商議重修之紀錄。民國56年(1967年),陳東來、陳主等又有擴建之議,並於民國58年(1969年)入火,順利於民國60年(1971年)落成。[1][7]

民國108年(2019年),后螺龍慶宮發起重修,因后螺居民人口寥寥,僅有十戶人家,在14名重建委員的奔走之下,在半年內便募集高達新台幣1200萬元的重建經費,被蔚為全澎美談。原廟則於民國108年(2019年)年初拆除,同年農曆十月十八日(西曆11月14日)便舉辦入火大典,新廟宣告竣工;四方募集而來的新台幣1200萬元,約莫八百萬元用於興建廟宇,落成科儀等慶典活動約需兩百萬元,剩餘款項則挹注於廟務日常的營運經費當中。[8][9]

圖輯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后螺龍慶宮

參考資料

  1.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中文(臺灣)).
  2.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中文(臺灣)).
  3.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中文(臺灣)).
  4. . 澎湖縣西嶼鄉公所.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中文(臺灣)).
  5.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中文(臺灣)).
  6. 顏, 尚文. .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04 (中文(臺灣)).
  7. 許, 玉河; 陳, 英豪. . 澎湖縣: 澎湖縣馬公市觀音亭. 2020. ISBN 9789869921909 (中文(臺灣)).
  8. 宋國正. . 澎湖時報. 2019-08-27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中文(臺灣)).
  9. 宋國正. . 澎湖時報. 2019-12-20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