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湖山

向天湖山泰雅語,意為「堅忍之山」[5])是臺灣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與南江村交界的一座山,約在賽夏族向天湖部落(賽夏語)與矮靈祭南祭場向天湖南方2公里處,因而得名[註 1]。山頂海拔1252.9公尺[1],為臺灣小百岳之一。山頂北側設有森林三角點基石[6],展望有限,可向東北遠眺鵝公髻山[7]。該山與北北東方向的三角湖山,以及南南東方向的南大龜山大坪山構成中港溪主要源流大東河左岸的山脊,地處大東河與中港溪另一大源流蓬萊溪的分水嶺。山脊由向天湖山往西北方延伸一條支稜至光天高山(海拔1112公尺[8]),兩山頭相距約800公尺(山徑路徑長約1公里)[6],許多登山者會連走此二山。

向天湖山
向天湖山在臺灣的位置
向天湖山
向天湖山
向天湖山在臺灣的位置
最高点
海拔1,252.9(4,111英尺)[1]
地形突起度69(226英尺)[2]
列表臺灣小百岳
24°34′1.1″N 121°01′37.2″E[3]
地理
位置 臺灣苗栗縣南庄鄉
山脈雪山山脈加里山山脈
地质
岩石年代中新世早期至中期[4]
攀山
最简路线啦魯姆萬文化生態步道→向天湖山登山步道

偵察機殘骸

1978年5月3日[註 2],隸屬當時中華民國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航空第一大隊觀測連絡中隊,編號8012的U-6A海狸偵察機於執行儀器飛行訓練時意外失事[13],墜毀於向天湖山與三角湖山之間的稜線[12],造成機上的副隊長劉傳集少校死亡,陳高才上尉重傷。當時向天湖部落族人趕赴現場救援並通知警方,亦協助軍方運送劉傳集大體下山[11],惟機骸受環境限制而無法搬離,因而留於山中[14],部落會議後來也決議原地保留機骸[15]

2018年7月,機骸被登山者再度發現,一時聲名大噪,部落也開闢通往機骸的山徑供人憑弔[12]。2019年5月,劉傳集家屬首次前往失事地點招魂[11],劉傳集後於是年9月入祀桃園市忠烈祠[13]。同一時間,軍方也與部落多次討論機骸搬遷事宜[15],部落最終同意讓軍方將機骸運下山,軍方則製作失事偵察機的模型機予部落作為補償[14]。該年8月遷運工作完成[16],同時航空特戰指揮部601旅也致贈部落海狸偵察機的1:4模型機,現陳設於向天湖旁的賽夏族民俗文物館戶外[14][17]

註釋

  1. 南庄的向天湖最晚已出現於1910年代的地圖中,但直到2000年代初期,官方測繪地圖中標示的「向天湖山」都僅有新竹縣五峰鄉天湖部落(泰雅語:)北方的向天湖山一座。(詳見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不過由於南庄的向天湖山被列為小百岳,加上曾發生墜機事故,因此更為知名。
  2. 依引述來源的不同,存在5月3日[9]、5月4日[10]、5月5日[11]三種說法。按當時進行同機型儀器訓練的飛行教官指事故當天為週三[12],應為5月3日。

參考資料

  1. (地图).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018 [2022-07-22].
  2. (地图). PeakVisor (Routes Software SRL).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3. (地图).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022-07-22].
  4. 中央地質調查所. (PDF) (报告). 經濟部. 2015年12月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05).
  5. 吳信政. . (报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20–142. 2003.
  6. OpenStreetMap上有關5614485266 森林三角點 補川(11)的地理
  7. 黃育智.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2008-06-20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8. (地图).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022-07-22].
  9. 黃翊婷. . ETtoday新聞雲. 2019-07-25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10. 張雅. . 三立新聞網. 2019-05-08 [2022-07-22] Yahoo奇摩新聞.
  11. 楊永盛. . 蘋果新聞網. 2019-05-06 [2022-07-22].
  12. . 福爾摩沙軍事影像通訊社. 2018-09-23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9).
  13. 彭慧婉. . 指傳媒. 2019-09-03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14. 胡蓬生. . 聯合影音網. 2020-08-28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15. 鄭名翔. . 自由時報. 2019-05-21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16. 陳俊鈞. . 青年日報. 2019-07-25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Yahoo奇摩新聞.
  17. 蔡政珉. . 自由時報. 2020-08-28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