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飲料
含糖饮料是任何有添加糖的饮料。 它常被描述为“液体糖果 (liquid candy)”。 食用含糖饮料与体重增加、肥胖症和一些健康风险有关。 根據美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食用含糖饮料常常伴隨其他不健康的行为,例如抽烟,睡眠不足和运动不足,经常吃快餐和水果攝取不足。 [1]
與糖有關的健康問題
大量研究表明,含糖飲料食用量增加與體重增加導致肥胖,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2]食用含糖飲料與冠狀動脈疾病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也存在關聯。[3]由於過度飲用含糖飲料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美國國家醫學院於2009年建議對含糖飲料徵稅。[4]近年來,許多國家開始徵收含糖飲料稅,這些國家試圖減少含糖飲料,以降低液態熱量的攝入。墨西哥於2014年對含糖飲料(SSB)徵稅。[5]未徵稅的飲料包括含代糖的飲料,不加糖的牛奶和水。[5]其他政府也積極制定政策規範學校午餐或食堂提供的飲料。這些政府的行動最終都在試圖減緩肥胖的流行。[5]
含糖飲料中的代糖
現在,代糖(NNSs)常被加入無熱量飲料中,像是健怡可樂就屬於代糖飲料。由於含糖飲料替代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些代糖飲料十分受市場歡迎。近年來,低熱量代糖飲料的消費量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據報導,在2007年至2008年之間,美國約有30%的成年人和15%的兒童購買這些代糖飲料。[6]這些甜味劑的作用比天然的糖更強,並通過促進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的分泌,刺激胃排空和胰島素分泌量增加。[7]代糖已顯示出有助於短期的減肥計劃,但從長遠來看卻沒有顯著性差異。[8]目前專家正在研究在代糖是否對某些疾病的發展有很大的風險。由於代糖能透過荷爾蒙變化影響甜味的感覺(甜味覺原本與熱量攝取息息相關),因此它可能會增加食慾並促進更大的食物攝取和體重增加。[7]研究已經發現各種與代糖相關的負面健康影響,包括體重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II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膀胱癌。[6][9]代糖尤其對兒童構成更大的風險,因為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的熱量補償作用更嚴重,這跟兒童缺乏學習行為和自我控制有關。兒童通過增加進食時的熱量攝取來對代糖的消耗進行補償作用,因此代糖相關的體重增加風險更高。[7]某項針對代糖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顯示,以停經後婦女作為研究對象,食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減糖飲料(含代糖)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為30%。[10]由於引入了代糖,液態卡路里的攝取有所減少。[8]
含糖飲料對健康的影響
在台灣:手搖飲
含糖飲料的消費市場增加已成為一世界性健康問題,且與全球兒童的肥胖問題相關,世界衛生組織呼籲應對這類不健康食品進行限制,像是推動含糖飲料稅。[13]而在台灣,含糖飲料與兒童肥胖的關聯更為嚴重,台灣的手搖飲料店營業額近年持續增長,全台手搖飲密度最高的地方可達到每平方公里83家[14],且約九成的國小、國中、高中學生每個禮拜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其中四成每週喝至少7次。
國民健康署2018年提出的新版國民健康指南中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以一成年人每日攝取2000大卡,添加糖不應超過200大卡(約50克糖)。以手搖飲珍珠奶茶大杯(容量約700 ml)、甜度全糖,約含有60克添加糖(約240大卡),一杯就超過每日上限,還不包含其他添加物(粉圓、芋圓等)的含糖量。[15]
參考文獻
-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美国英语).
- Hu, Frank B.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83–285. ISBN 978-0-19-531291-1. OCLC 508483925.
- Niebauer, Josef. . London: Springer. 2011: 55. ISBN 978-1-84882-794-3. OCLC 728098381.
- Smith, Travis A. . DIANE Publishing. November 2010: 13–14. ISBN 978-1-4379-3593-6.
- Blecher, E. .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5-07-01,. 136-137: 175–179 [2021-04-12]. ISSN 0277-9536. PMID 26005761. doi:10.1016/j.socscimed.2015.05.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英语).
- Swithers, Susan E. .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3-09, 24 (9): 431–441 [2021-04-12]. ISSN 1043-2760. PMC 3772345 . PMID 23850261. doi:10.1016/j.tem.2013.05.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 Brown, Rebecca J.; Banate, Mary Ann de; Rother, Kristina I.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besity. 2010-08-01, 5 (4): 305–312 [2021-04-13]. ISSN 1747-7166. PMC 2951976 . PMID 20078374. doi:10.3109/17477160903497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2).
- Swithers, Susan E. . Appetite. 2015-10, 93: 85–90 [2021-04-13]. doi:10.1016/j.appet.2015.03.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英语).
- Howe, G.R; Burch, J.D; Miller, A.B; Morrison, B; Gordon, P; Weldon, L; Chambers, L.W; Fodor, G; Winsor, G.M. . The Lancet. 1977-09, 310 (8038): 578–581 [2021-04-13]. ISSN 0140-6736. doi:10.1016/s0140-6736(77)9142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 Vyas, Ankur; Rubenstein, Linda; Robinson, Jennifer; Seguin, Rebecca A.; Vitolins, Mara Z.; Kazlauskaite, Rasa; Shikany, James M.; Johnson, Karen C.; Snetselaar, Linda. .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2015-04-01, 30 (4): 462–468. ISSN 1525-1497. PMC 4371001 . PMID 25515135. doi:10.1007/s11606-014-3098-0 (英语).
- . WHO. [2021-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Ochoa, M; Malbert, CH; Meurice, P; Val-Laillet, D. . PloS one. 2016, 11 (9): e0161228. PMID 27583555. doi:10.1371/journal.pone.0161228.
- . BBC News 中文. 2016-01-25 [202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0) (中文(繁體)).
- 王培驊. . Newsweek. 2019-12-23 [202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中文(臺灣)).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社會健康組. . 2019-09-19 [2021-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