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系統
聽覺系統(英文:Auditory system)是聽覺的感覺系統,包括作为听觉感官的耳朵(外耳、中耳、內耳)、相关神经通路(如听神经)以及位于脑部的听觉中枢,其中听觉中枢的核心是位于大脑颞叶的听觉皮层[1][2][3]。听觉系统的解剖学结构被称为听觉通路(英文:auditory pathway),简称听路[2]。
听觉外周
解剖學系列条目 |
人耳 |
---|
听觉外周(Peripheral Auditory System)是指包括耳(听觉感官)、听神经(感觉神经)等一些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有关听觉构造。[2]
外耳
圍繞耳道的軟骨摺疊位稱為耳廓。當聲波碰擊倒耳廓,便會被反射和減弱,這些改變提供了額外的訊息去幫助腦部確定聲音來臨的方向。聲波進入耳道,一個看似很簡單的管,耳道會放大在3至12千赫之間的聲音。在耳道末端的是鼓膜,它標記著中耳的起點。
中耳
中耳结构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耳道傳送的聲波會碰擊到耳膜或鼓膜。這些波訊息通過一系列幼細的听小骨,即錘骨(錘)、砧骨(砧)和鐙骨(鐙),在充滿空氣的鼓室中傳送[4]。這些小骨扮演著槓桿和電報交換器的角色,把低壓的鼓膜聲音振動轉換成高壓聲音振動在另一個,更小的薄膜叫卵圓窗。更高的壓力是必要的,因為在卵圓窗之外的內耳包含的是分泌液而不是空氣。經過聽骨鏈的聲音並非平均地被放大。中耳肌肉的聽覺反射幫助保護內耳免受損傷。中耳仍然以波形式包含聲音資訊,然後聲音資訊會在耳蝸被轉換成神經衝動。
內耳
內耳的核心结构是骨迷路,其中包含耳蝸和前庭系统,其中后者负责平衡觉、不参与听觉[5][6][7]。耳蝸由三個充滿淋巴液的空腔組成,基底膜隔开了其中兩个空腔。其中一个空腔叫耳蝸管,包含內淋巴以及柯蒂氏器,后者形成一緞知覺上皮(sensory epithelium),它縱長向下整個耳蝸。耳蜗内部的液体由于压力振动可产生波动,柯蒂氏器内的毛細胞可把液体波动變換成神經信號,而听神經行程的第一步就在這裡開始。
听觉中枢
声音信号自内耳沿著聽覺神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听觉中枢):首先经过腦幹的部分结构(例如,耳蝸核和下丘)并在其中的各個小站被處理,此后到達丘腦,並且從那裡被最终傳遞到听觉皮层。[1][2]
听觉中枢(Central Auditory System)纵跨脑干、中脑、丘脑的大脑皮层,是感觉系统中最长的中枢神经通路之一。自下向上,主要环节包括:
参考资料
- Friedland, David R. . The anatomical record. Part A, Discoveries in molecular, cellular,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2006-4, 288 (4): 326–330. ISSN 1552-4884. PMC 2561233 . PMID 16550549. doi:10.1002/ar.a.20293.
- Peterson, Diana C.; Reddy, Vamsi; Hamel, Renee N. . .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2021-03-12]. PMID 303353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8).
- . Nature. [202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 Science Direct. [2021-03-12] (英语).
- . www.merriam-webster.com. [2021-02-27] (英语).
- . Science Direct. [2021-03-11] (英语).
-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英语).
- Bordoni, Bruno; Mankowski, Nicholas L.; Daly, Daniel T. . .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PMID 30726044.
- . Science Direct. [2021-03-12] (英语).
延伸阅读
- Kandel, et al Principles of Neuroscience. Fourth ed. pp 591–624. Copyright 2000, by McGraw-Hill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