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謨
吳嘉謨(1861年9月10日—1931年),派名永文,號樹猷,一號蜀尤,行一,四川省資州直隸州井研縣東十里丞相場中堂井人,祖籍山東,明初由墊江縣遷居井研縣,咸豐辛酉年八月初六日(1861年9月10日)生,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併科進士。[1]其父吳克昌是同治十三年甲戌科進士。
生平[2][3]
- 光緒十一年乙酉科拔貢,候選教諭。
- 光緒十六年(1890年)起受聘與龔煦春合作主纂《光緒井研志》,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成書。
- 光緒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四川鄉試中式第49名舉人。
- 曾先後在井研來鳳書院,犍為通才書院講學,德行與文學並重,所教學生,多品學皆優。
-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進士,授戶部主事[4]、度支部主事,曾任四川高等學堂歷史講座,復受聘任總辦全省學務調查所,並參予籌建川鄂鐵路。
-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趙爾豐為川滇邊務大臣,聘請吳嘉謨充任關外學務總辦。他「不以邊地瘠苦」,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將學務局移住巴塘,復設印刷局,編輯出版課本,設立小學堂,教以漢語官話及漢語淺近文字,藉以消除語言障礙,進行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教育。所編《西陲三字韻語》中說:“我同種,莫立異。別姓氏,通婚姻……入版圖,億萬年”。藏族初多疑慮,後多方勸導,入學者漸多。對入學學生實行優待和獎勵,不收學費,所有書籍、紙筆。墨硯等皆由學堂供給,並發給衣、褲、帽等男女服裝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飯食由學堂免費供給。凡學生皆免除徭役,每期考試成績突出者,另給優獎。在小學堂就讀兩學期有成績者,即可進入初等小學堂。又設高等小學堂,以資升級。師資缺乏,在成都延聘師範生,前後兩批共40餘人。宣統二年(1910年),又吸收成都藏文學堂畢業生70人擔任教師。次年學務局又在打箭爐(康定)設立師範傳習所,解決師資來源。由是辦學之風甚盛,至西康建省時,已有200餘所,入學學生前後達14698人。民國元年《教育雜誌》稱“關外學務局自前清光緒三十四年開辦以來,尚有成效”。後又在雅江縣設立蠶桑學校,鄧柯縣設立游牧改良所,培養藏族地區技術人材。吳嘉謨以開發邊地教育有功,賞加三品銜。康藏問題專家任乃強教授稱之為「康區的文翁」。
- 吳嘉謨在川邊西學區開辦學堂,為鹽井、寧靜兩縣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宣統二年(1910年)《關於辦學人員三年屆滿擇優請獎折》中向朝廷奏道:「關外學務局,委在籍度支部主事吳嘉謨充當總辦。該主事不以蠻地瘠苦,熱心毅力,選委員,延教習,購堂器,欣然出關。其時蠻民新附,知識未開,一聞新設學堂,群皆疑阻。且謂令其子弟支差,不願就學。該主事廣募通譯,督同勸學員等奔馳於冰天雪地之中,周曆遐荒,多方勸導。數月之後,蠻民稍釋疑慮,漸就範圍。……該主事以學生可以直接言談,即乘機演說人學之益。」由於吳嘉謨在川邊辦學成績卓著,不但受到朝廷的獎勵,川邊人民還給予其「西方聖人」的稱號[5]。
- 民國成立後,蜀軍政府派他擔任爐邊宣慰使,後當選為國會議員。籍赴京之便,考查遊歷10餘省歸來,任四川巡按使署秘書長,後以年屆古稀,還鄉歸隱,自號半農山人,於1931年病逝於家。民國33年其弟子王右瑜將其詩文稿編纂成《井研吳蜀尤先生詩文遺集》[6],並募資刊刻存世。
參考資料
- 吳嘉謨鄉試卷,《清代硃卷集成(334)》,顧廷龍,第319頁
- 四川省井研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井研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04月第1版.第676-677頁
- 樂山市地方志辦公室編.《樂山歷代人物傳略》.巴蜀書社,1990.6.第152-153頁
- 「奏留戶部主事吳嘉謨辦學務片」,《錫良遺稿 奏稿》,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工具書組整理,中華書局,1959年04月第1版.第451頁
- 芒康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芒康縣誌》.巴蜀書社,2008.01.第291-292頁
- 茹古书局,民国38年,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有藏 http://159.226.100.34:8080/guji/web-patron/simple_disp-api.jsp?bookid=69122&field=1&keyword=&libraryid=5%5B%5D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