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 (少将)

吴忠1921年10月21日—1990年2月26日[1],原名吴光珠宝山四川省苍溪县东溪镇小龙山人,祖籍江西[1]。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曾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吴忠
性别
出生吴光珠
1921年10月21日
 中華民國四川省苍溪县
逝世1990年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别名吴宝山
职业軍人
活跃时期20世紀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经历
  • 中国工农红军士兵
    班長、營長、團長、軍長
    北京衛戍區司令员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早年經歷

从7岁开始读过六年私塾。[1]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十军[註 1],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西南战役[2]

中華人民共和建國後至文革

1955年吳忠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時年34歲。吳忠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第二年轻的将官军衔获得者(最年輕的是32歲的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1961年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投奔蘇聯,後來的軍史因而改稱吳忠是最年輕的將軍。一说马尔果夫身份信息模糊(比如其民族就有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两种说法),年龄存疑。

1970年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在1976年懷仁堂事變中扮演要角,10月2日華國鋒秘密召見了吳忠并獲得了支持。10月4日下午,華國鋒等三人最終敲定了事變方案,10月6日懷仁堂事變成功扳倒四人幫文革結束,改革開放開始。

中越戰爭與審查

于1977年9月至1980年1月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上任後不久,邊境地區形勢日趨緊張,根據軍區黨委的決定,吳忠於1978年夏天前往廣西,視察邊境地區的戰備工作。這年底,對越南的戰爭即將開打,吳忠主動向軍區黨委請戰並獲得批准,負責統一指揮廣州軍區南集團部隊,擔負主要戰役突擊任務。然而吳忠隨後卻因在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期間,因受命對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吊唁周總理的群眾實行清場這一錯誤,被列為「揭批查」的對象(即清查與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有牽連的對象的運動)。中央軍委決定免去吳忠的廣州軍區副司令員職務,開始對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現進行清查,但吳忠未服從命令去北京,而是繼續參與越南戰事。[3]

戰役結束後,吳忠面對長達8年的審查。直到1987年6月18日,經中央軍委批准,北京軍區黨委對吳忠作出最后結論:「經審查,吳忠同志1971年3月至1977年9月,在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北京市委書記,分管政法期間,沒有參與林彪、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吳忠同志在天安門事件中的錯誤,是執行問題。鑒於當時的歷史條件,經中央軍委批准,予以結論。」

晚年至逝世

1988年7月,吳忠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兩個月后,鑒於吳忠的身體狀況,中央軍委批准他離職休養。離休后,吳忠積極搜集資料,醞釀寫回憶錄,後來撰寫《中原主帥劉伯承北渡淮河記》、《諄諄教誨寓深情--關於劉帥一封重要信件的回憶》等文章,成為研究劉伯承的重要史料。

1990年2月26日,吳忠因车祸在海南逝世,终年71岁。[4]

评价

注释

  1. 红三十军政委是李先念。1976年抓捕四人帮案件中,李先念是主要策划者之一。

参考资料

  1. . 苍溪党史网. 2014-03-27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7).
  2. . 人民网.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3. .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4. . 人民网.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外部链接

军职
前任:
温玉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1970年5月--1977年9月
繼任:
傅崇碧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