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銅礦
呂宋銅礦,又稱呂宋礦、塊狀硫砷銅礦(英語:Luzonite),化學成分組成為Cu3AsS4,可作為提煉銅的金屬經濟礦物。
呂宋銅礦 | |
---|---|
基本資料 | |
類別 | 硫鹽 |
化学式 | Cu3AsS4 |
性質 | |
顏色 | 灰黑色,帶紅色色調 |
晶体惯态 | 常呈塊狀,偶呈短柱狀 |
晶系 | 正方晶系(Tetragonal) |
解理 | {101}解理:良好;{100}解理:清楚 |
断口 | 不規則、貝殼狀 |
莫氏硬度 | 3.5 |
光澤 | 金屬光澤 |
條痕 | 黑色 |
透明性 | 不透明 |
比重 | 4.4-4.6 |
參考文獻 | https://www.mindat.org/min-2461.html |
物理性質
常呈塊狀,少見明顯晶形,表面為灰色略有暗紅色色調;在反射光顯微鏡下,呂宋銅礦為粉紅色,微弱多色性。[1]
化學特性
含銅約48.3%、砷19.1%、硫32.6%,一般含銻。[2][3] [4]成分中的砷可被銻置換,偶爾亦含有少量的鐵和鋅。與法馬丁礦(脆硫銻銅礦)是同構異質(Isomorphism)礦物。與硫砷銅礦化學成分相同,但結晶結構不同,兩者互為同質異構物(Polymorphism),因生成環境的變化,造成原子排列方式差異,形成具有不同結晶構造的礦物。[3][5]
命名與產狀
為酸性含硫的低溫熱液與火成岩作用後的產物,[4]多產於熱液型礦脈中,經常與其他的硫化物共生,如黃鐵礦、硫砷銅礦、法馬丁礦等連續成層。[1]通常呂宋銅礦和硫砷銅礦會共生在一起,高溫的硫砷銅礦可在攝氏275~300度轉換為呂宋礦。[7][8] 通常硫砷銅礦較黑且成柱狀結晶,而呂宋銅礦則略帶紫色且以塊狀產出。[3]
重要產地
亞洲地區的菲律賓呂宋島曼卡揚(Mancayan)、臺灣金瓜石礦區、日本北海道及鹿兒島等地,西亞地區的亞美尼亞;美洲地區像是美國蒙大拿州、內華達州、科羅拉多州等礦區,以及南美洲秘魯、阿根廷等地;歐洲義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礦山皆有發現呂宋銅礦。[4][6][9][10]
- 臺灣: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金銀銅礦床,集中在金瓜石及其東部各礦體,包括五平巷本山礦體、八平巷、第三長仁、粗石山均有發現
- 菲律賓:呂宋島曼卡揚(Mancayan)
- 日本:鹿兒島(Kagoshima Pref.)的赤石(Akeshi)和春日(Kasuga)礦山、北海道的盛能(Morino)、大豊(Teine)、伊達(Date)等鑛區
- 亞美尼亞:Kadzaharan礦床
- 祕魯:Cerro de Pasco和Huaron
- 阿根廷:La Rioja省的法馬蒂納山脈(Sierra de Famatina)
- 美國:內華達州的Goldfield、Golden Chariot mine、Burrus vein,科羅拉多州的Summitville,蒙大拿州的Butte
- 保加利亞:索非亞省(Sofia)的切洛佩奇(Chelopech)礦區
- 義大利:薩丁尼亞省(Sardinia)的Calabona
- 匈牙利:赫維斯縣(Heves County)的賴奇克銅礦場(Recsk)、馬特勞山(Matra Mountains)
參考資料
- 陳, 培源; 劉, 德慶; 黃, 怡楨. . 臺北縣: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004: 第57–58頁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中文(臺灣)).
- Marumo F. Nowacki W. (PDF). Zeitschrift fur Kristallographie. 1967, (124): 1-8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13).
- 余, 炳盛; 方, 建能; 蘇, 建華. . 臺北市: 臺灣博物館. 2019: 頁46. ISBN 9789865437732 (中文(臺灣)).
- John W. Anthony, Richard A. Bideaux, Kenneth W. Bladh, and Monte C. Nichols, Eds., Handbook of Mineralogy,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hantilly, VA 20151-1110, USA.
- Pósfai, M. Buseck, P.. (PDF). American Mineralogist. 1998, (83): 373–382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13).
- Mindat.org. .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Skinner, B. J. .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60, (71).
- 譚, 立平; 魏, 稽生. . 臺北縣: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97: 頁88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中文(臺灣)).
-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中文(臺灣)).
- Korbel, Petr; Novak, Milan. (PDF) First Edition. Chartwell Books. 1999: 28 [2021-08-13]. ISBN 97807858152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