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 (清朝)
生平
嘉庆十六年(1811年)登辛未科進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歷任襄陽府知府、福建興泉永道(駐廈門)。
道光十二年(1832年)因為澎湖饑荒,當時身為興泉永道的周凱奉令前往勘災[1]。他在該年二月初六(1832年3月7日)從廈門出發,途中因為遇風而停靠在虎山湄,但之後又由於濃霧跟逆風的關係,所搭乘的船隻被吹到金門[1]。二月十七日(3月18日)再次出海,於次日抵達澎湖,但因為天候關係船隻無法直接進港,他遂改搭乘小舟上岸,夜宿嵵裡陳氏祠堂[1]。二月十九日(3月20日),周凱再從嵵裡出發抵達媽宮[1]。此時31歲的澎湖廳廩生蔡廷蘭面呈〈急賑歌〉給周凱,周凱讀後對他相當賞識,並詠〈撫卹六首答蔡生廷蘭〉回覆[1]。
道光十三年(1833年)及道光十六年(1836年)兩次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道光十七年(1837年)因疾卒於任。
參考文獻
- 盧嘉興. . . 臺南市立藝術中心. 2000-11: 1–38. ISBN 957-02-7245-7.
列表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芸皋先生自纂年譜》
- 《台灣通志》
- 《台灣通史》
官衔 | ||
---|---|---|
前任: 平慶 |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1833年上任 |
繼任: 劉鴻翱 |
前任: 劉鴻翱 |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1836年上任 |
繼任: 熊一本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