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上海文化出版社发行的月刊,創刊於1995年1月,今為32開,約50頁。刊物旨為规范汉字的使用,内容有如:糾正媒體藝人、名家作品的錯別字[1];分析词语涵义与语源;辨明易错字、易混字与汉字读音;讲述汉字词语的故事等。
| 咬文嚼字 | |
|---|---|
| 类别 | 文学、艺术 | 
| 发行周期 | 月刊,每月1日出刊 | 
| 創辦者 | 郝铭鉴 | 
| 首发日期 | 1995年1月 | 
| 公司 | 上海文化出版社(主办) 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辑出版)  | 
| 创刊地区 | |
| 语言 | 简体中文 | 
| ISSN | 1009-2390 | 
| CN | 31-1801/H | 
《咬文嚼字》發起了多次「社會查找錯字活動」,並造成一定影響。
杂志每本定价6元。
參考資料
    
- 《咬文嚼字》开“咬”茅盾文学奖得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亚太日报,2013年5月7日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