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德·舒马赫

哈拉德·安东·舒马赫德語:1954年3月6日),出生于德國迪伦,通常被称作托尼·舒马赫Toni Schumacher)。是20世纪80年代德國著名的门将,也是当时德国國家足球队的一员,在此期间,他帮助德國获得198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1982年1986年世界杯亚军。在1982年世界杯的半决赛德國对阵法国的比赛中,他因撞倒帕特里克·巴蒂斯顿而备受争议。

托尼·舒马赫
Toni Schumacher
托尼·舒马赫
個人
全名 哈拉德·安东·舒马赫
出生日期 (1954-03-06) 1954年3月6日
出生地點  西德迪伦
身高
位置 门将
現在所屬 德國足球總會顧問
職業*
年份 球隊 ()
1972–1987
1987–1988
1988–1991
1991–1992
1995–1996
科隆
沙尔克04
费内巴切
拜仁慕尼黑
多特蒙德
422 (0)
033 (0)
065 (0)
008 (0)
001 (0)
1979–1986 德國 076 (0)
* 職業次數與數僅計算國內聯賽部份

在场上,他是一个优秀的门将,也是最早能单手抛球至对方半场的门将之一。

他的现任妻子是贾斯明·舒马赫,他们育有一女。此外,他还有一个儿子和女儿是与他前任妻子马利斯·舒马赫所生。

球會生涯

舒麥加於1962年在家鄉球隊黑白迪倫(Schwarz-Weiß Düren)出道。1972年舒麥加以西德青年國腳身份加盟科隆,協助球隊贏得一屆德甲冠軍(1977/78年)及三次德國足協盃(1977年、1978年及1983年)。1987年由於其自傳涉及沒有證據的德國球員服藥指控,科隆將他解雇。於1987/88年球季短暫效力沙尔克04一季後,舒麥加轉戰土耳其,加盟费内巴切。自土耳其返國後,舒麥加效力拜仁慕尼黑,因一、二號門將相繼受傷,舒麥加取得8次上陣機會。1992年舒麥加正式退役並在拜仁慕尼黑擔任門將教練。其後舒麥加轉投多蒙特,同樣任職門將教練,於1995/96年球隊奪得聯賽冠軍的球季,舒麥加在季未客串一場把守獨木關。

国际赛生涯

舒马赫在1979年至1986年這10年间一共为德國国家队出场76次,包括15次世界杯资格赛以及14次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出场记录。

1982年世界杯的争议

哈拉德·舒马赫在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中与法国替补上场的后卫帕特里克·巴蒂斯顿相撞。双方相向争抢一个长传球时,巴蒂斯顿比舒马赫更先抢到了点,将球踢向了舒马赫的左后方的球门。舒马赫跳起并将他的双手举在空中,仿佛在尝试阻止球的前进,尽管球已经在他的身后。最终他扑向巴蒂斯顿,用臀部撞倒了对方,并且肩部碰到对方的下巴。[1] 被撞后,巴蒂斯顿仰面倒地,不得动弹,他的两颗牙齿被撞断,椎骨也受到了损伤,他当场接受了输氧。[2]事后,普拉蒂尼说他当时以为巴蒂斯顿已经死了,因为他没有脉搏并且脸色苍白。[3]当值主裁,荷兰查尔斯·科沃尔给予了德國一个门球,因为他认为巴蒂斯顿被撞时球已经出界。在加时赛后,比分为3:3,最后,德國凭借点球大战获得胜利,但德國最終在決賽不敵西歐另一勁旅意大利而無緣冠軍。赛后,BBC评价这个判决为“世界上最差的判决”。[4]

1986年世界杯德國再次遭遇法国,巴蒂斯顿说他已忘记和原谅那次碰撞。但他说他不敢再靠近舒马赫,他会和舒马赫保持40米以上的距离。舒马赫未就此作出评论。[5]

自传

1987年,哈拉德舒马赫出版自传《开场哨响》(Anpfiff),并在多个国家发行,包括法国。内容包括舒马赫对与巴蒂斯顿相撞的看法,书中,他坚持他撞上巴蒂斯顿的行为并没有犯规,他只是想取得那个球而已。

这本书引发了极大的轰动,书中指出了一些德國运动员在1986年世界杯期间的不良行为,其中包括滥用药物,但并未被证明。这导致他被国家队开除,并且离开了他长期效力的科隆

球场以外

  • 他的昵称托尼·舒马赫来源于曾在1954年帮助德國获得世界杯冠军的门将托尼·图雷克
  • 他是科隆最多出场记录的保持者。
  • 舒马赫在1986年被票选为世界最佳门将。

榮譽

國家隊
科隆
  • 德國甲組聯賽冠軍:1977/78年;
  • 德國足協盃冠軍:1977年、1978年、1983年;
費倫巴治

参考资料

  1. . [200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3).
  2. . [200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9).
  3. . [200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4. . [200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7).
  5. . [200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7).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哈拉德·舒马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