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友

唐仲友1136年—1188年),字與政,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世稱說齋先生。

生平

邃于经学,通性命之理[1],绍兴辛未(1151年)进士,复中宏辞科,判建康府。歷知信州、台州,頗有政聲,是宰相王淮的親家。倡經制之學,為「金華學派」創始人,學術思想上同陳亮葉適最為同調。宋淳熙壬寅(1182年),朱熹於七月十九日至九月,先後六次給宋孝宗皇帝上奏狀,彈劾唐仲友,要求嚴懲貪官汙吏[2][3]。朱熹在《按唐仲友第一状》,斥道:“知台州唐仲友催督税租,委是刻急……急于星火,民不聊生。”;《按唐仲友第三状》中指责其“百端阻节搜检,生出公事不可胜计”,前後列舉唐仲友八大罪項。[4]朱熹並且逮捕官妓嚴蕊,試圖屈打成招,[5]嚴蕊寧死不從,並道:「雖然身為賤妓,有太守有濫,罪不至死,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誣士大夫!」後來,事件鬧到皇帝耳裡,認為是「秀才爭閑氣」,吏部尚書鄭丙亦稱朱熹「近世士大夫所謂道學者,欺世盜名,不宜信用”,[6]遂將朱熹調任,此案轉由岳飛後人岳霖處理,嚴蕊無罪開釋。[7]仲友後來不復出仕,益致力於著書教育。其學「不專主一說,苟同一人,隱之於心,稽之於聖經,合者取之,疑者闕之」(《宋元學案·說齋學案》)。並認為「聖人之傳道必以心,其端則始於至誠力學。後世求其說而不得,流入釋、老。以為道者當超詣頓解,徑進於聖人之域,相與用心不可測度之地,而學問修為之功幾於盡廢,捕風捉影,卒無分毫之得。」

全祖望將唐仲友所為經制之學與呂祖謙兄弟的性命之學、陳亮的事功之學相提並論,全祖望說:“乾、淳之際,婺學最盛,東萊兄弟以性命之學起,同甫(陳亮)以事功之學學起,而說齋(指唐仲友)則為經制之學”(《宋元學案·說齋學案》)。著述颇富,主要有《方经解》、《诸史经义》、《愚书》、《帝王经世图谱》等[8][9][10]

家庭

注釋

  1. 《金华耆旧补》卷十九谓:“仲友邃于经学,通性命之理,下至天文地理、兵农、礼乐刑政、阴阳度数、郊社学校、井地封野,探索考订,体该本末,一一可见诸用。”
  2. 《金华徵献略》載:唐仲友“政声烨然,为同官高文虎所忌,谗于提举刑狱朱熹,劾罢。”
  3. 《四朝闻见录》上乙《洛学》记曰:“淳熙间,考亭以行部劾台守唐氏,上将置唐于理。王(准)与唐为姻,乃以唐自辨疏与考亭章俱取旨,未知孰是。王但微笑,上固问之,乃以朱程学、唐苏学为对,上笑而缓唐罪。时,上方崇厉苏氏,未遑表章程氏也,故王探上之意以为解。”
  4. 朱熹彈劾唐仲友的罪名還有“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等。王先谦黎庶昌《古逸丛书》叙目:“影宋台州本《荀子》二十卷。朱子按唐仲友为一重大公案。其第四状云:‘仲友以官钱开《荀》、《扬》、《文中子》、《韩文》四书,贴黄云“仲友所印四子”,曾送一本与臣。臣不合收受,已行估计价值,还纳本州军资库讫。’”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十谓:“朱子劾唐仲友一重公案,世固鲜有知之者。淳熙八年,唐仲友守台州,领公使库钱刻《荀子》、《扬子》二书,为朱子所弹劾。”
  5. 周密《齊東野語》稱:“兩月之間,一再受杖,委頓幾死”。
  6. 《宋史》列傳第一百五十三
  7.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亦稱:“夫唐宋之時,士大夫宴會,得以官妓承值,徵歌侑酒,不以為嫌。故宋之名臣,多有眷懷樂籍,形之歌詠者,風會所趨,賢者不免。仲友於嚴蕊事之有無,不足深詰。”
  8. 王虎义说:仲友“所著书有《六经解》、《九经发题》,《经史难答》、《孝经解》、《愚书》、《诸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乾道秘府群书新录》、《天文地理详解》、《故事备要》、《词科集录》、《宣公奏议解》、《典丽赋》四十卷,其后诸孙怀敬集其杂文为《悦斋文粹》。”(《金华征献略》卷四《唐仲友》)
  9. 《金华耆旧补》卷十九谓仲友“著书有《六经解》、《九经发微》、《孝经解》、《经史难答》、《十七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乾道秘府群书录》、《政事备要》、《陆宣公奏议解》、《悦斋文粹》及天文地理等辨约八百余卷。”
  10. 黄宗羲在《宋元学案》卷六十中记仲友著作有《六经解》一百五十卷、《孝经解》一卷、《九经发题》一卷、《诸史精义》百卷、《陆宣公奏议解》十卷、《经史难答》一卷、《乾道秘府群书新录》八十三卷、《天文详辩》三卷、《地理详辩》三卷、《愚书》一卷、《说斋文集》四十卷,尚有《故事备要》、《辞科杂录》诸种,而其尤著者曰《帝王经世图谱》十卷。

參考書目

  • 道光《金华县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