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波且寺

唐波且寺,藏文資料中常以索那唐波且相稱,又稱索那·唐波且寺,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境內,為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曾以多出講經法師、格西而著名,被西藏佛教魯梅派敬奉為四大聖地之一[1]

唐波且寺
藏文转写
藏文ཐང་པོ་ཆེ
基本
国家中国
位置 中国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下林鄉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噶舉派格魯派
建筑详情
建立者主梅·楚臣炯乃
开山时间西元1017年
地圖

歷史

唐波且寺創建於西藏佛教後宏期的火蛇年(西元1017年),由魯梅·楚臣喜饒之弟子主梅·楚臣炯乃格西帶領其弟子7-8人所創建[2]

由魯梅派四大弟子之一的納朗·多吉旺曲(西元981-1060年)於魯梅大師座前求賜修建唐波且寺的地址,大師同意後,該寺由主梅·楚臣炯乃格西帶領其弟子修建,該寺落建後,主梅師就住於該寺,由魯梅大師主持一段時間後,由其弟子枯敦·尊追雍仲格西(又譯為「庫敦」)於西元1043-1075年繼承寺權並擔任住持。自此,枯敦·尊追雍仲成為唐波且寺第一位堪布[3][1]。 枯敦·尊追雍仲(西元1011-1075年),出生於後藏,始拜魯梅為師,阿底峽入西藏之後亦即拜為之師。由於隨從前師學習,基礎雄厚,後得阿底峽的指導,成為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之一,為阿底峽座下最著名的弟子之一(阿底峽三大弟子為枯敦·尊追雍仲俄·勒貝喜饒仲敦巴·甲哇迥乃)。唐波且寺早期信奉白教,到枯敦·尊追雍仲後改宗為黃教

  • 聖地著稱(9-13世紀),9世紀朗達瑪在位時毀法滅佛,西藏佛教遭受嚴重打擊,主要寺廟被拆毀,佛教活動一度低落,該寺作為後宏期的寺廟,其地位顯得特別重要,被譽為聖地之一。於11-13世紀中,不但以聖地著稱,更出了許多法師以及重要人物[3]
  • 沒落(13世中後至20世紀初),因歷史的變遷,以及經濟來源不足等原因,唐波且寺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得不到恢復[3]
  • 修復(20世紀初-至今),第十三世甘珠爾-洛桑土旺屯旦(曾是琼结縣境內的包烏寺創建人)為了重揚佛法,於西元1916年重新修復唐波且寺[3],文革時期,寺院被毁,寺内文物散失。1985年政府撥款進行修復,1996年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

建築

唐波且寺坐西朝東,初有僧侣1000多人,後逐漸沒落,寺院被毁,留有殘留的圍墻。寺院原始建築(含臥室)現已無存,目前所看的規模為1916年修復後的建築,主要包括經堂、佛堂、經場、覺康(臥室)。占地8556平方米,主體建築大殿共高三層,設有經堂和佛堂。

  • 大殿一層正東即為殿門,門前左右有廂廊建築。中部為經堂,有柱十二根,主供阿底峽師徒三尊、蓮花生宗喀巴第五世達賴喇嘛銅像,均高1.5米。壁畫有主尊畫像以及各類菩薩護法神像。經堂之後為佛堂,四柱。主供釋迦牟尼,其左右為妙音強巴佛其後為十六羅漢八大藥王以及帕木竹巴等五個白教高僧的舍利塔。經堂南側為護法神殿,主供馬頭明王牛頭金剛泥塑像等。大殿二層為寺內議事辦公用,三層是妙音殿,供觀音鍍金銅像,高1.9米。另有阿底峽舍利塔和第一位堪布枯敦·尊追雍仲靈塔,高1.9米。大殿前則為經場,地面全用石料鋪成,東西寬20米,南北長20米[3]
  • 覺康位於大殿東100米處,六柱一層,供有:阿底峽來此時的等身像、仲敦巴像、枯敦·尊追雍仲像、蓮花生大師像、十一面觀音像,均為泥塑。寺內原藏有阿底峽尊者從印度所帶來之12部佛經,手抄本《甘珠爾》108部、《丹珠爾》1套,以及格鲁派高僧所著醫學、曆算等著作[4]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www.57tibet.com.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3. . www.57tibet.com.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4. . www.tibetol.cn.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