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二二八紀念公園二二八紀念碑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公園二二八紀念碑,原稱「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1989年8月19日落成,是台灣最早建成的二二八紀念碑。僅在解嚴後第二年即落成,是唯一一座完成於1990年代以前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本碑也是唯一因設計紀念碑,而使設計者入獄的二二八紀念碑。現在已經成為嘉義市重要的瀏覽景點之一。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公園二二八紀念碑
別名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
概要
状态全年開放
類型紀念碑
用途紀念二二八事件
所屬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地址嘉義市東區
23°28′32″N 120°27′43″E
起造1989年
地圖
原先座落於彌陀路忠義橋頭的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
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

興建緣起

1988年12月31日,發生吳鳳銅像拆除事件。屬於長老教會玉山神學院鄒族青年,將原本豎立於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拆毀。陳永興醫師和鄭南榕先生所組成的「二二八公義和平促進會」決定在1989年2月28日分別在基隆市與嘉義市發動遊行。並決定在嘉義市吳鳳銅像基座上,建立二二八紀念碑[1]。因當時情勢敏感,時任嘉義市長張博雅不敢正面答應,民眾則用已事先準備好的木板建起二二八紀念碑,先行將之安置於基座上。該紀念碑呈和平鴿造型,由素有民主畫家之稱的詹三原先生所設計。

二二八紀念碑觸動了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敏感神經,於是利用獅子會的名義,在吳鳳銅像原址豎立和平鐘,而張博雅市長為安撫憤怒民眾,決定另尋地址興建二二八紀念碑。二二八紀念碑隨後交由詹三原進行重新設計,民進黨及時任該黨嘉義市黨部主委的陳英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提供了相當多的協助,並在張博雅市長堅持下,才順利動工,期間相關人士均遭受國民黨的恐嚇及警方監聽。原設計為四層樓高度,但因預定位置的彌陀路地基過小,故縮小規模為現今大小,此外設計期間曾遭人多次蓄意破壞,致使設計人及監造小組派人至工地24小時站崗,期間包商亦曾多次受暴力攻擊。[2][3]

造型意涵

  • 杯體成錐形,純白外觀上呈現二二八事件發生日期,即「1947」與「228」字樣,以單純外觀表現當時的肅殺氣氛與此事件的嚴肅意義。
  • 碑文有三面,分別是二二八事件簡史、建碑經過和建碑精神與《聖經》彌迦書四:3~4、馬太福音書五:9。
  • 因純白造型常遭破壞,嘉義市政府後來將碑上「1947」、「228」字樣塗上灰色反光漆,以助夜間行車安全。

碑文

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上共刻有三篇碑文[4],依序為:

二二八紀念碑文 -{

}- 二二八紀念碑 建碑經過 -{

}- 《聖經》彌迦書四:3~4、馬太福音書五:9 -{

}-

位置

該紀念碑位於嘉義市彌陀路忠義橋橋頭,位在彌陀路轉往國立嘉義大學的路口,由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下中埔交流道轉往嘉義市方向,行車大約三到五分鐘即可到達。

2017年5月,嘉義市政府配合彌陀路拓寬計畫,進行紀念碑遷移工作,將其由原址遷至垂楊路彌陀路路口、二二八紀念公園旁。2017年8月19日,嘉義市政府特選與建碑當日舉行紀念碑遷移重置典禮[5],紀念碑於新址正式啟用開放。

遷址民調

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位於嘉義市彌陀路忠義橋北端,而嘉義市政府正在進行彌陀路學府路-忠義橋拓寬工程,由於拓寬後該紀念碑可能會明顯地凸出於車道上,為提升用路人行車安全性,嘉義市政府擬遷移至其他更適合之地點,以i-idea 徵求各方意見,整理出保留原址、二二八紀念館嘉義火車站二二八國家紀念公園等地點,最終透過 i-voting 民調,選出二二八紀念碑最適合的搬遷地點為「嘉義車站」[6][7][8]。惟最後市政府並無按照i-voting 票選結果執行,引發網路質疑[9]

新址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碑遷移至東區二二八紀念公園內,嘉義市政府於2017年8月19日舉辦嘉義市二二八紀念碑遷移重置典禮。[10][11]


参考资料

  1. 那個時代:戒嚴時代…座談會對談紀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鄭南榕紀念館, 2012-8-30
  2. . [2016-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3. . [2016-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4).
  4. . [2016-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5.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中文(臺灣)).
  6. .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1) (中文(臺灣)).
  7. (PDF). [2017-08-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1-12).
  8. .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8).
  9. 中時電子報. . 中時電子報.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中文(臺灣)).
  10. .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11. 自由評論網. .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