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鲨

大白鯊學名, 英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官方中文学名为噬人鲨[3]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官方中文學名為食人鯊[4],又名白鮫食人鮫、白鯊,俗称白色死神[5][6][7]是一种大型的掠食性鲨鱼,出没于各个主要的大洋,在所有主要沿海表面水域都能找到。大白鲨最早的化石出现于中新世,是噬人鲨属(Carcharodon)唯一现存的成员,屬於活化石物種。它的体型引人注目,成年时,体型较大的雌性个体可以长到6.4米(21英尺)以上,体重可达1,905-2,268公斤(4,200-5,000磅)。[8][9][10]然而,大多数都比较小,雄性和雌性平均测量为3.4至4.0米(11至13英尺)4.6至4.9米(15至16英尺)[9][11]

大白鲨
化石时期:中新世至今
與人類體型的對比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亚类: 鲨总目 Selachimorpha
目: 鼠鲨目 Lamniformes
科: 鼠鲨科 Lamnidae
属: 噬人鲨属 Carcharodon
种:
大白鲨 C. carcharias
二名法
Carcharodon carcharias
(Linnaeus, 1758)
全球出没地點
異名
  • Squalus carcharias Linnaeus, 1758
  • (Carharodon carcharias Linnaeus, 1758)
  • Squalus caninus Osbeck, 1765
  • Carcharias lamia Rafinesque, 1810
  • Carcharias verus Cloquet, 1817
  • Squalus vulgaris Richardson, 1836
  • (Carcharias vulgaris Richardson, 1836)
  • Carcharodon smithii Agassiz, 1838
  • Carcharodon smithi Bonaparte, 1838
  • Carcharodon rondeletii Müller & Henle, 1839
  • Carcharodon capensis Smith, 1839
  • Carcharias atwoodi Storer, 1848
  • Carcharias maso Morris, 1898
  • Carcharodon albimors Whitley, 1939

大白鲨体型龐大,是世上现存最大的掠食性鱼类,为許多海洋哺乳动物的主要天敌,另也会猎食海鸟和其他鱼类等一切能捕杀到的海洋生物。大白鯊與多數鯊魚相同是機會主義者,於適當時機見到適合的獵物就會攻擊,並無所謂理不理想的獵物。相較之下公牛鯊攻擊人類的紀錄遠比大白鯊攻擊紀錄來的多,甚至有些公牛鯊攻擊事件常被誤認為是大白鯊攻擊。[12]

此物种现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2]同时亦出现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二中。[13]

分类

卡尔·林奈于1758年首次给予此物种分类学名,称之为“”。随后,生物学家安德鲁·史密斯起了“”作为其属名,结合先前林奈所给的名称,就成了现今大白鲨的分类学名“”。“”源自于拉丁文中,意指“尖利”或“锐利”的“”及指“牙齿”的“”两字。[14]

大白鲨最早出现于中新世中期。最古老的化石已经有一千六百万年之久,[1]但是它们的系统发生仍存有争议。原先的理论是大白鲨与史前鲨鱼巨牙鲨来自于同一个祖先。它们的身体结构拥有不少相同或近似的特征,这使不少古生物学家都坚信这个理论,而后者也因此被归入同一个分类属内,并获命名为“”。不过,后有学者指出,巨牙鲨与大白鲨只是远亲,大白鲨应与远古的一种鯖鯊(学名为“”)更为接近。此说法获一套于1988年出土、包含222颗牙齿及45块脊椎骨的哈贝尔鲨)化石所印证,此鲨鱼后被认为是大白鲨与远古鯖鯊的中间物种。[15]另外,巨牙鲨也被建议归入另外的拟噬人鲨属),但此仍存有争议。[16]

分布

大白鲨出没于几乎所有热带亞热带温带的海区。这些地区的水温在12—24°C(54—75°F)等。它们多集中在美國大西洋东北区及加州海岸)、智利南非日本大洋洲海域,另也包括地中海。南非幹斯拜对出的海岸為其中一个发现过最密集种群的聚集地。[17]

大白鲨属浮游鱼类。常出没于同样为浮游生物的海豹海狮鲸目动物及其他鲨鱼等的活动地区,但也曾在海底1200米处发现过它们的踪影。[18]

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出没於加州海岸的大白鲨都会迁移到一处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夏威夷之间的海区。它们会在那里停留约100天的时间,然后再回到下加州。路途中,它们以低速游动前进,并会潜入水深近900米的区域。除此,是次研究的对象还包括一只在南非海岸被打上追踪标签的大白鲨。研究人员发现,这只鲨鱼移动到了澳大利亚海区,并在一年后又重返当初的起点。此观察结果打破了以前一直认为大白鲨只出没于海岸区一带的看法。不过,迁移的目的及它们在目的地究竟做了些什么,还是没有一个解释。答案有可能是季节性猎食或交配[19]再者,另一项研究同样也在一只南非大白鲨「妮可」身上观察到类似的现象。这只鲨鱼从南非足足游了两万公里来到澳大利亚西北海区,旅途花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20]

特徵與習性

生殖

大白鯊是卵胎生的魚類,卵在雌鯊的子宮中成熟,幼鯊孵出後繼續待在子宮並繼續生長直到出生。每胎可能產出6~20尾幼鯊,剛出生的幼鯊約1.2~1.5米。

食性

大白鯊食性廣,以魚類、海洋哺乳類、海洋爬蟲類、海洋無脊椎動物海鳥為食。由於海豹鮪魚海豚等都是游泳快速及敏捷的獵物,因此大白鯊能成功捕獲的機會很低。為了有效捕捉獵物,大白鯊一般採取突擊。牠們首先會尾隨在獵物身後90公尺一段時間,再潛入水底埋伏,由於大白鯊的背部呈深色,海獅於水面難以察覺大白鲨的存在。當大白鯊確認獵物,便從下至上向獵物攻擊。一般攻擊情況下,第一擊會令獵物重傷,這時大白鯊會停止任何攻擊,直至獵物失血過多死亡後,再以溫和的方式享用獵物。當獵物是以高速前進時,大白鯊甚至會躍出水面攻擊獵物。

大白鯊也會吃腐爛的鯨魚屍體,當一些大型鯨魚死亡擱淺,腐肉氣味通常會吸引一大群大白鯊覓食,在食用鯨魚屍體時,體型較大的大白鯊會率先享用。

游速及體溫

大白鯊的瞬間游速可達時速約56公里。大白鯊屬少數半恆溫的動物,牠們利用因流過尾部肌肉而升溫的靜脈血來保持動脈血的溫度,以此效果保持在攝氏23至26的溫度。

保育狀況

虎鲸的种间竞争

在两者猎物相互重叠的地区,大白鲨与虎鲸存在种间竞争。[21]

以下是虎鯨攻擊大白鯊的紀錄:

1997年10月4日,美國法拉隆群島一只大约4.7-5.3m的雌性虎鲸将一只大约3m大白鲨上下颠倒并固定长达15分钟,使之进入强直静止状态,最终鲨鱼窒息而死,随后虎鲸开始啃食死去鲨鱼的肝脏。[22]

2015年2月,遊客於南澳林肯港發現6條虎鯨(包括2條幼鯨),捕食一條大白鯊,這時南澳海域大白鯊集體消失,直到66天後才又觀測到大白鯊返回南澳海域。[23]

2017年5月,四條大白鯊於南非海域遇害,體長分別為(4.9公尺母鯊、3.4公尺雄鯊、4.2公尺雄鯊、4.1公尺雄鯊),同樣使得南非大白鯊集體消失,直到60天後才又觀測到大白鯊返回南非海域。[24]

2019年11月,位於南非莫塞爾灣,有人拍攝到虎鯨追捕其中的大白鯊時,在附近的大白鯊不怕虎鯨。[25]

參考

  1. Gottfried M. D., Fordyce R. E.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1, 21 (4): 730–739. ISSN 0272-4634. doi:10.1671/0272-4634(2001)021[0730:AASOCA]2.0.CO;2.
  2. Fergusson, I., Compagno, L.; Marks, M.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 2009.1.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2000 [October 28,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5).(内附此物种为易危的详细解释)
  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4. . 台灣中央研究院.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5. . 央视网 央视国际. [2020-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6. 马蓉池. . 《海洋世界》. 1995年, (第5期): 10-11页.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7. 土屋健. . 講談社. 2017: 139. ISBN 978-4-06-502018-0.
  8. . The Guardian. [2016年6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27日).
  9. Viegas, Jennifer. . Discovery Channel. [2010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28日).
  10. . GreatWhite.org. [2016年6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14日).
  11. Parrish, M. .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Ocean Portal. [3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4).
  12. Hile, Jennifer. . Marine Biology. National Geographic. January 23, 2004 [May 2,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6).
  13. . UNEP-WCMC Species Database: CITES-Listed Species On the World Wide Web. [201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14. . "The Enviro Facts Project". [2007-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3).
  15. . sciencedaily.com. University of Florida. Nov 14, 2012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1).
  16. Kevin G. N., Charles N. C., Gregory A. W. (PDF). 2006 [2007-12-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6).
  17. . National Capital Freenet. [2010-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6).
  18. Thomas, Pete. . GrindTV. April 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7).
  19. Thomas, Pete. . "Los Angeles Times". 2006-09-29 [2006-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20. . "White Shark Trust". [201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21. Pyle, Peter; Schramm, Mary Jane; Keiper, Carol; Anderson, Scot D. (PDF). Marine Mammal Science. 26 August 2006, 15 (2): 563–568 [8 May 2010]. doi:10.1111/j.1748-7692.1999.tb00822.x.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22).
  22. . Tvthrong.co.uk. 4 October 1997 [16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23. .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3 February 2015 [10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9).
  24. Haden, Alexis. . The South African. 6 June 2017 [27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美国英语).
  25. .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