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

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又称回龙观自行车专用路北京自行车高速,是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道路,起点位于昌平区同成街和文华路口,终点位于海淀区后厂村路和上地西路口,全长6.5千米,是为打通回龙观与上地、西二旗地区交通瓶颈所修建的交通设施,也是《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9年5月底通车[1]

回龙观站东侧的专用路起点
類型自行车专用路
道路長度6.5(4.0英里)
規劃總長度:6.5(4.0英里)
道路度6.5
车速限制限速15公里每小時
2固定1可变
地點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附近主要建築物服务区、养护区各1处
起點昌平区同成街和文华路口
終點海淀区后厂村路和上地西路口
建造
动工日期2018年9月
通車日期2019年5月31日

走向

自行车专用路设计起点位于同成街与文华路口,走向基本沿 13号线北侧绿化带布置,平行于回龙观站龙泽站,上跨G6 京藏高速及龙域东一路,下穿 13号线东北环线,沿龙域环路至西二旗北路,下穿京张城际铁路 13号线 昌平线、上地东路、G7 京新高速,止于后厂村路与上地西路口[2],全长约6.5公里(新建5.46公里,现况改造1.04公里),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于2018年9月进场施工,2019年5月31日起试运营[3];2021年底,自行车专用路向东延伸至天通苑的项目即将开工,计划2022年底完成。[4]

设施

出入口

自行车专用路共设有8个出入口。

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出入口列表[5]
连接道路 出入口形式
文华路 路面骑行
文华西路(回龙观站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育知东路东侧辅路(回龙观站)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育知东路西侧辅路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育知路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G6 京藏高速东侧辅路(龙泽站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G6 京藏高速西侧辅路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龙域西一路 路面骑行
龙域中街 路面骑行
西二旗北路 路面骑行

停车设施

自行车专用路在起点、地铁龙泽站、回龙观站和京藏高速以西路基段设置停车架108组,可满足3240辆自行车停车需求,在回龙观站东侧设置立体停车库1座,可提供650个自行车停车位,供私家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停放。[5]

潮汐车道

自行车专用路中间设有一条潮汐车道,使用红色颜料铺设。每日0时至12时,由东向西的车流使用红色车道,12时至24时,由西向东的车流使用红色车道。道路上方设有指示灯供骑行者了解自行车道行驶方向。[6]

助力系统

育知路入口处的VeloComfort®助力系统,由荷兰Lo Minck BV出品

自行车专用路6处高架桥路段的出入口安装了7套助力系统。该系统引进荷兰自行车坡道助力技术,上行设置自行车助力设施,减少使用者推行难度;下行设置毛刷阻力装置,提高安全性。这也是自行车助力系统在中国国内的首次使用。助力系统参考地铁13号线运行时间,设定为5:00-00:30。[5]

服务站

自行车专用路设有1处运维中心、3处驻车区、1处服务区。原计划服务区内将提供免费饮水、洗澡服务[7],不过实际建成的只有休息站和卫生间。[5]昌平区政府对接引入了智能货柜企业,在服务站、道路起点和终点设置了自动售卖机。[8]

装饰

在道路起点设置有《健康之行》主题雕塑。雕塑运用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为主体,寓意绿色出行形式成为城市的良性循环,抽象化“三原色”骑行人物运用象征了生活的多彩和世界美好。[8]

车流量

截止2021年5月31日,开通两周年以来,自行车专用路累计通行量已超过318万人次,日均4000-6000人次之间,每人次平均骑行距离为3.8公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测算,自行车专用路已累计贡献超过800吨的减排量。

自行车专用路主要服务于回龙观与上地软件园之间的通勤者。工作日骑行量呈现“双驼峰”曲线,其中早高峰时间为8:00-10:00;晚高峰时间为18:00-21:00,早晚高峰的小时骑行量占到全日总骑行量的65%左右。同时骑行呈现明显的潮汐性,早高峰以回龙观至上地方向为主,晚高峰反之。长期监测发现,自行车专用路已经培养了约1500人左右的自行车通勤者。[8]

其他

为加强自行车专用路管理,北京市交通委在道路开通前夕发布了《关于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交通管理通告》,说明了在自行车专用路的骑行时的相关注意事项。[9]

自2020年8月起,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上午9-11时,自行车专用路会举办儿童骑行体验活动。[8]

该道路工程了《工程新闻纪录》评选的2020年度ENR全球道路类优秀奖。[10][11]

参考文献

  1. 首都之窗. . [2019-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
  2. 李玉坤;王贵彬. . 新京报. 2019-05-09 [2022-04-28] (中文(中国大陆)).
  3. . 新华网. 2019-05-29 [2019-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4.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 2021-09-13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5. . 央广网. 2019-05-31 [2019-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6. 新浪图片. . 2019-05-31 [2019-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 (中文(简体)).
  7. .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2019-04-09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中文(中国大陆)).
  8. 北京市交通委. . 2021-05-20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中文(简体)).
  9.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 2019-05-25 [2019-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中文(简体)).
  10. BNP Media. . ENR. 2020 [202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0) (英语).
  11. 中交隧道工程局. .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2020-08-05 [202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中文(简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