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小礼堂
国务院小礼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南海北区,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简介
国务院小礼堂位于中南海紫光阁西侧,最早是由职工食堂改建而成。1950年代中期,因为国务院小礼堂仅可容四、五百人开会,和紫光阁无法配套使用,国务院有关部门准备建新礼堂。建筑队刚刚拆掉国务院小礼堂屋顶的一角,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看见,便问卫士长成元功为何要拆礼堂。成元功告诉周恩来:“要修建新礼堂。”周恩来说“原来的还可以用,为什么要修建新的?不能修”,并当即通知国务院有关部门。随后国务院小礼堂被拆的一角被修复,原先很低的舞台被稍增高些,其他部分维持原状。后来,有关部门曾经数次提出翻建国务院小礼堂,周恩来都不同意,并表示:“国务院机关要带头贯彻中央厉行节约的指示。”[1]
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离开北京,访问亚洲及非洲14个国家。国务院有关单位趁周恩来不在,决定拆除国务院小礼堂、兴建新礼堂,拆下的门窗等建筑构件都移交国务院农场。周恩来回国后,进入中南海北门,见国务院小礼堂被拆平,便让成元功给有关单位打电话了解情况,得知是要建新礼堂后,当即让成元功转告有关单位:“不能建新礼堂,不能改变原来的结构,要恢复原样。”因为门窗、玻璃等建筑构件都没有了,所以要重做门窗,服务科全体工作人员都参加了自制磨砂玻璃的工作,连干五、六天。最终,建成了一座和旧礼堂差不多的礼堂[1]。
1979年,国务院小礼堂翻盖建成了新礼堂,沿用至今[1]。
据1984年至1990年间任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司长的赵庆云撰文介绍,国务院机关举行国务会议用的第一会议室、小礼堂所用的地毯,均为使用多年的化纤地毯。小礼堂休息室的长沙发是1970年代产品。小礼堂开会时,为每位与会者准备3支铅笔,会后这些使用过的铅笔会被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以及各处继续使用[1]。
国务院小礼堂每周放映一、两场电影,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便形成的做法。当时在周恩来安排下,进口电影先在中南海西楼大厅、国务院小礼堂为中央首长放映,随后逐步转为向机关内部人员放映,最后上市向群众公映。国务院小礼堂放映电影时,除为电影晚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外,其他无论是国务院、各部委的领导、还是机关一般工作人员,都要到前厅购票处花钱购买入场券。购票入场的规定是周恩来生前定下的,一直执行至今[1]。
2012年,在国务院办公厅部门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中,新增国务院小礼堂维修改造等支出,财政拨款预算相应增加[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制度建立后,2016年9月18日上午,国务院在国务院小礼堂第一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3]。
附:国务院会议室
国务院办公厅除了国务院小礼堂外,还设有多个会议室:
参考文献
- . 央广网. 2016-10-08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 . 中国政府网. 2012-04-24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 . 新华网. 新华社. 2016-09-18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
- . 搜狐. 2007-03-19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 . 求是网. 2014-08-14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 .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3月16日,第03版. 2009-03-16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 . 国务院参事室. 2012-02-08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 . 网易. 2015-01-14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 . 网易. 2016-07-08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 . 新浪. 2007-01-11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 (0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