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又称全国重点学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院校中,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1]进行详细考核后,择优确定并计划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是评定一级、二级学科的最高等级。2014年,中国国务院取消了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制度。[2]

历史

  • 1986年至1988年,当时的中国国家教委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等院校内开展了首轮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
  • 2001年至2002年,中国教育部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等院校内开展了第二轮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此轮共评选出了323个二级学科[1]的964个国家重点学科,平均每个二级学科诞生2.98个国家重点学科。
  • 2006年至2007年,中国教育部将开展第三轮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
  • 2014年10月28日,中国教育部称出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废止《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研〔2006〕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民办高校校长变更(连任)核准有关规定的通知》(教发厅〔2009〕3号)。上述废止文件今后不得再作为教育行政管理的依据。[3]

方式

各高校根据自身科学研究实力,向中国教育部门申报若干个国家重点学科,由中国教育部门统一组织评选。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覆盖了全部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1],所有该二级学科实力较强的高校都会参评。如果某校申报的某个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即表示中国教育部门认定该校在该二级学科的科学研究实力达到国内顶尖水平。由于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标准严格,宁缺勿滥,往往出现某个二级学科没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情况。另外,如果某所高校的某个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后科学研究水平下滑,有可能在下一轮的评选中被撤销。

影响

大学评估与排行

目前,中国教育部门明确表示不制作官方的大学排名。因此,作为中国教育部门唯一认定的代表该二级学科[1]国内顶尖水平的国家重点学科,被当作衡量高校科学研究实力的最关键参数之一。在中国民间制作的多个大学排行榜中,国家重点学科的多寡都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评价

中国大陆地区各高等院校尤其是一些知名高校,为了获得更多新的国家重点学科,并确保已有的国家重点学科不在下一轮评选中被撤销,往往会在相关学科加大扶持力度,且与其他高校开展激烈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上升。

由于第二轮国家重点学科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极少数著名高校获得了大量的国家重点学科,而绝大部分普通高校只获得寥寥几个甚至没有)。一些学者认为,今后的国家重点学科将越来越向少数著名高校聚集。

另外,2000年前后中国大陆地区众多高校进行了合并,其中一些单个实力较弱的高校在合并后,第二轮国家重点学科大量增加、名次大幅上升。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促使一些对已有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不满意的高校,试图通过合并的方式,达到短期内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大量增加、名次大幅上升的效果。而那些位于高等教育不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周边没有足够实力的高校可以进行合并,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第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

国家教委于1986年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开展首次重点学科评选。

第二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

2001年,教育部进行了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并在2002年公布的第二轮评选结果。

在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前十名中,只有两所高校位于中国西部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中,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明显强于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

概况

各类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
# 学校 总计 学科
分布
人文
社会
学科
理工
农医
学科
学科门类 省、自
治区、
直辖市
哲学经济
法学教育
文学历史
管理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1北京大学81(1)10(1)29(1)52(1)4(1)2(5)9(1)1(5)8(1)3(1)2(3)26(1)10016(1)北京市
2清华大学[4]49(2)5445(2)0100102(3)7(5)38(1)00北京市
3复旦大学40(3)9(2)13(3)27(3)2(2)4(3)2(4)03(3)1(3)112(4)2013(2)上海市
4南京大学28(4)7(4)721(5)01004(2)1(3)117(2)301江苏省
5中国人民大学25(5)625(2)0210(1)7(2)02(4)1(3)3(1)0000北京市
6浙江大学245123(4)0001(5)000314(4)5(3)1浙江省
7武汉大学208(3)10(4)101(5)2(5)3(3)001(3)3(1)5401湖北省
7西安交通大学2042180000002(3)215(3)01陕西省
7中山大学2067132(2)02(4)001(3)2(3)7(5)006广东省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2019000000015(3)400安徽省
11中国农业大学19411800000013312(1)0北京市
13哈尔滨工业大学1831170000001116(2)00黑龙江省
13南开大学1869(5)905(2)0003(1)16210天津市
15吉林大学177(4)3141(5)1100006611吉林省
15中南大学17301700000002906湖南省
7上海交通大学1631150000001114(4)00上海市
17北京师范大学167(4)9(5)71(5)015(1)11(3)06100北京市
18四川大学1564111(5)0002(4)1(3)04403四川省
18北京协和医学院[4]152015000000030012(3)北京市
20华中科技大学142014000000001004湖北省
21天津大学132112000000101200天津市
21厦门大学1368504(3)11(5)01(3)15000福建省
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2110000000101000北京市
23北京理工大学111011000000001100北京市
25第四军医大学10201000000002008(4)陕西省
25东南大学101010000000001000江苏省
25同济大学10201000000001900上海市
25西北工业大学101010000000001000陕西省
29大连理工大学931800000012600辽宁省
29第二军医大学920900000002007(5)上海市
29国防科学技术大学921800000010800湖南省

说明:

  • 本表按照二级学科[1]的数量进行统计。
  • 并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 圆括号内的数字(如“(1)”)表示该校在该类别的数量在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中的名次,每项只列出前五位。
  • 普通高校不参与军事学门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故本条目中不列出。

综合分类


各类国家重点学科
总数前十名
#学校总计
1北京大学81
2清华大学[4]49
3复旦大学40
4南京大学28
5中国人民大学25
6浙江大学24
7上海交通大学20
7武汉大学20
7西安交通大学20
7中山大学20


有国家重点学科的
学科门类数量前十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10
2复旦大学9
3武汉大学8
4北京师范大学7
4吉林大学7
4南京大学7
7南开大学6
7四川大学6
7厦门大学6
7中国人民大学6
7中山大学6


人文社会学科的
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前十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29
2中国人民大学25
3复旦大学13
4武汉大学10
5北京师范大学9
5南开大学9
7厦门大学8
8南京大学7
8中山大学7
10华东师范大学4
10清华大学4
10四川大学4


理工农医学科的
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前十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52
2清华大学[4]45
3复旦大学27
4浙江大学23
5南京大学21
6上海交通大学19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
8西安交通大学18
8中国农业大学18
10哈尔滨工业大学17
10中南大学17

说明:

  • 本表按照二级学科[1]的数量进行统计。
  • 并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若干学科分类

有人文社会科学、理学、
工学、医学四类国家重点
学科的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81
2复旦大学40
3南京大学28
4上海交通大学20
4武汉大学20
4西安交通大学20
有人文社会科学、理学、
工学三类国家重点学科的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65
2清华大学[4]49
3复旦大学27
3南京大学27
5武汉大学19
5西安交通大学19
有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医学三类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71
2复旦大学38
3南京大学25
4中山大学20
5武汉大学16
有理学、工学、医学
三类国家重点学科的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52
2复旦大学27
3南京大学21
4上海交通大学19
5西安交通大学18
5浙江大学18
有人文社会科学、理学
两类国家重点学科的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55
2复旦大学25
3南京大学24
4北京师范大学15
4南开大学15
4武汉大学15
有理学、工学两类
国家重点学科的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清华大学[4]45
2北京大学36
3南京大学20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
5哈尔滨工业大学17
5西安交通大学17
5浙江大学17
有理学、医学两类
国家重点学科的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42
2复旦大学25
3南京大学18
4北京协和医学院[4]15
5中山大学13
有工学、医学两类
国家重点学科的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26
2上海交通大学18
3西安交通大学16
4复旦大学15
5浙江大学15
5中南大学15

说明:

  • 本表按照中国大陆地区高校最常见的八种学科分布形式分类。
  • 本表按照二级学科[1]的数量进行统计。
  • 并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单一学科分类

人文社会学科

哲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4
2复旦大学2
2中国人民大学2
2中山大学2
5北京师范大学1
5湖南师范大学1
5吉林大学1
5山西大学1
5四川大学1
5武汉大学1
经济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中国人民大学10
2南开大学5
3复旦大学4
3厦门大学4
5北京大学2
5辽宁大学2
5上海财经大学2
5武汉大学2
5西南财经大学2
法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中国人民大学9
1中国政法大学9
1北京大学9
4武汉大学3
5复旦大学2
5中山大学2
教育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师范大学5
2华东师范大学4
3华南师范大学2
3南京师范大学2
5北京大学1
5北京体育大学1
5东北师范大学1
5西南大学1
5厦门大学1
5浙江大学1
文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8
2南京大学4
3复旦大学3
4北京外国语大学2
4上海外国语大学2
4四川大学2
4中国传媒大学2
4中国人民大学2
历史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3
1南开大学3
3北京师范大学1
3东北师范大学1
3复旦大学1
3湖南师范大学1
3华中师范大学1
3南京大学1
3陕西师范大学1
3四川大学1
3武汉大学1
3厦门大学1
3中国人民大学1
3中山大学1
管理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武汉大学3
1中国人民大学3
3北京大学2
3清华大学2
3西安交通大学2
3中山大学2

理工农医学科

理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26
2南京大学17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
4复旦大学12
5清华大学[4]7
5中山大学7
工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清华大学38
2西安交通大学19
3哈尔滨工业大学16
4上海交通大学14
4浙江大学14
农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中国农业大学12
2南京农业大学7
3浙江大学5
4北京林业大学4
4华中农业大学4
医学门类的国家重点学科
数量前五名
#学校合计
1北京大学16
2复旦大学13
3北京协和医学院[4]12
4第四军医大学8
5第二军医大学7

说明:

  • 本表按照二级学科[1]的数量进行统计。
  • 并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地区分类

华北地区华东地区是知名高校最集中、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因此这两地列出前十名。其余地区只列出前五名。

华北地区前十名
#学校总计省/区/市
1北京大学81北京市
2清华大学[4]49北京市
3中国人民大学25北京市
4中国农业大学19北京市
5南开大学18天津市
6北京师范大学16北京市
7北京协和医学院[4]15北京市
8天津大学13天津市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北京市
9北京理工大学11北京市
华东地区前十名
#学校总计省/区/市
1复旦大学40上海市
2南京大学28江苏省
3浙江大学24浙江省
4上海交通大学20上海市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安徽省
6厦门大学13福建省
7东南大学10江苏省
7同济大学10上海市
9第二军医大学9上海市
10南京农业大学8江苏省
东北地区前五名
#学校总计省/区/市
1哈尔滨工业大学18黑龙江省
2吉林大学17吉林省
3大连理工大学9辽宁省
4东北大学7辽宁省
5东北林业大学6黑龙江省
中南地区前五名
#学校总计省/区/市
1武汉大学20湖北省
1中山大学20广东省
3中南大学17湖南省
4华中科技大学14湖北省
4国防科学技术大学9湖南省
西南地区前五名
#学校总计省/区/市
1四川大学15四川省
2电子科技大学6四川省
3西南交通大学6四川省
4重庆大学4重庆市
5成都中医药大学3四川省
5第三军医大学3重庆市
西北地区前五名
#学校总计省/区/市
1西安交通大学20陕西省
2第四军医大学10陕西省
3西北工业大学10陕西省
4兰州大学6甘肃省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陕西省

说明:

  • 本表按照二级学科[1]的数量进行统计。
  • 并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第三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

2006-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在定期考核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由教育部按有关程序经过考核重新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由教育部按照确定标准和程序,从符合条件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直接确定;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将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相结合,经选优推荐并通过专家评审后增补。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中包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参见中国教育部网站的网页。

由于一小部分一级学科下只有一个二级学科(即此一级学科等同于二级学科),大部分一级学科下有若干个二级学科;考虑到可比性,下表列出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比后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的高校。

在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前十名中,和第二次评比,还是只有两所高校位于中国中、西部(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但这次四川大学取代了西安交通大学,成为西部重点学科最多的高校,而上次评比中,四川大学仅仅位于第18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四川大学正在迅速崛起。此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中,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明显强于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
#学校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含覆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地区
1北京大学131北京市华北地区
2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115北京市华北地区
3复旦大学86(91)上海市华东地区
4浙江大学71浙江省华东地区
5南京大学61江苏省华东地区
6中国人民大学57北京市华北地区
7武汉大学46湖北省中南地区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5安徽省华东地区
9南开大学44天津市华北地区
10四川大学43(46)四川省西南地区
11上海交通大学41(45)上海市华东地区
12哈尔滨工业大学40黑龙江省东北地区
13中山大学38(39)广东省中南地区
13北京师范大学38北京市华北地区
13厦门大学38福建省华东地区
16华中科技大学37(40)湖北省中南地区
16西安交通大学37陕西省西北地区
18中南大学33湖南省中南地区
19吉林大学31吉林省东北地区
20天津大学29天津市华北地区
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8北京市华北地区
22中国农业大学24北京市华北地区
23山东大学22山东省华东地区
24大连理工大学21辽宁省东北地区
24同济大学21上海市华东地区
26东南大学20江苏省华东地区
26第二军医大学20(24)上海市华东地区
28华东师范大学18上海市华东地区
29重庆大学17重庆市西南地区
30北京理工大学16北京市华北地区
31东北大学15辽宁省东北地区

说明:

  • 并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覆盖)总数前十名
#学校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不含覆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地区
1北京大学81(91)北京市华北地区
2复旦大学52(57)上海市华东地区
3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49北京市华北地区
4浙江大学48浙江省华东地区
5南京大学36江苏省华东地区
6四川大学34(37)四川省西南地区
7中国人民大学33北京市华北地区
8武汉大学31湖北省中南地区
9西安交通大学27陕西省西北地区
10上海交通大学26(30)上海市华东地区
10华中科技大学26(29)湖北省中南地区
10南开大学26天津市华北地区

参见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陆地区教育部门把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学科按照涵盖范围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一级学科的范围较大,如社会学、数学、临床医学等。在一级学科下面分设若干个二级学科,如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分设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共4个二级学科,数学一级学科下分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共5个二级学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分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等18个二级学科。一些二级学科下还分设有三级学科,如内科学二级学科下设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呼吸系病学、消化系病学等多个三级学科,外科学下设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心外科学、骨外科学等多个三级学科。
  2. . www.gov.cn. [201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4).
  3. . [2014-10-28].
  4. 2007年5月18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建,清华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紧密合作办学,两校并未合并。因此本条目中清华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数据分列。参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的官方公告》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