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英語:),簡稱中山行傳所。其成立於1997年,前身為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隸屬於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該院是大中華區第五、台灣第一且連續三次通過AACSB認證的國立大學。依據歐洲權威商學院排名機構Eduniversal排名,其於「遠東區」名列「行銷傳播類」第9名,為全台排名第一的傳播系所[1]

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旧称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类型研究所
建立日期1997年
隶属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地址 臺灣高雄市
网站imc.nsysu.edu.tw


簡介

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是國內第一所結合傳播與管理之研究所,結合傳播事業經營管理、傳播科技與政策、行銷管理與公共關係三個領域,培養具有管理專長的行銷傳播人才,同時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結合傳播與行銷管理之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畢業碩士生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沿革

  • 1997年,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 2002年,招收碩士在職專班
  • 2008年,開設「傳播管理組」博士班課程。
  • 2014年,更名為「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歷任所長

任次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姓名

1997年8月
1999年7月
梁定澎

1999年8月
2000年7月
葉匡時

2000年8月
2001年7月
蔡敦浩

2001年8月
2003年7月
張玉山

2003年8月
2006年1月
朱斌妤

2006年2月
2006年7月
蕭蘋

2006年8月
2007年1月
林新沛

2007年2月
2007年8月
吳濟華

2009年9月
2010年7月
鄭炳強

2010年8月
2011年1月
黃三益
十一
2011年1月
2015年7月
蕭蘋
十二
2015年8月
2018年7月
李雅靖
十三
2018年7月
2021年7月
蕭蘋
十四 2021年7月 迄今 王紹蓉

學術成就

AACSB國際學術認證

  • 2005年,通過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國際學術認證,為台灣第一所通過該認證的國立大學。
  • 2010年,台灣第一所通過再認證的國立大學。
  • 2015年,連續三次通過AACSB認證的國立大學。

英國《金融時報》世界排名

全球商業界最具影響力的英國《金融時報》調查全球商學管理碩士百大排行榜(Executive MBA Ranking),全球EMBA百大評比標準包括現在薪資、薪資成長率、職涯發展、工作經驗等評比及目標達成率等項目。

  • 2014年,EMBA世界排名第83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榮獲全球排名(Executive MBA Ranking 2014)第83名,是台灣唯一進榜的大學。
  • 2015年,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全球EMBA排名,中山管院EMBA名列全球第64名,為連續兩年全台為一入榜大學。
  • 2017年,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全球商管碩士排名,其EMBA與MBA分別位居世界第69、90名,全台唯一。

世界1000大商學院排名

依據在歐洲擁有廣大聲譽的「Eduniversal商學院排名網」的資料,臺灣有七所大學的商管學院被分別列入世界1000大商學院,其中,中山大學位在「頂尖商學院」(TOP BUSINESS SCHOOL WITH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INFLUENCE)之列,排名為世界前300大、與臺大政大位居全國前3[2][3]

Eduniversal棕櫚樹獎

Eduniversal2019年全球最佳1000大商學院棕櫚樹獎,全球9大區域共有154個國家的商學院入選,根據國民人均教育投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口數量和在校生等標準,得出每個國家最後的入選名額。

  • 2019年,Eduniversal棕梠樹獎「遠東區」排名,中山行傳所名列「傳播類」最佳校系第9,為全台排名第一的傳播系所[4]

學程

所內

  • 「數位行銷」領域
  • 「社會文化行銷」領域

跨國

出版物

註釋

  1. . www.best-masters.com.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2. .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3. 徐如宜. . 聯合報. 2019-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中文).
  4. .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