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源委員會
国际资源委员会(英語:),舊名國際資源小組,由聯合國環境署於2007年成立,旨在研究並分享改善全球資源利用等相關知識。委员会成員包含資源管理領域傑出的科學家,他們探討全球資源利用之關鍵議題,以及相關科學、技術及經濟社會領域之發展,並編制評估報告提供政策參考。同時,委员会也在政策制定者、產業界和各組織之間建立聯繫管道,並就改善全球和在地資源管理提供建議,致力於引導我們避免過度消費,浪費和生態危害,並實現更加繁榮及可持續的未來。
根據預測,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92億,伴隨著全球經濟持續成長,國際資源委员会有緊迫的任務協助改善資源利用及再利用的方式,並轉向一個社會公平,經濟利益和環境健康兼顧的全球資源利用系統不無可能。
國際資源委员会的具體任務是:
∗ 就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性,以及其整個生命週期不同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提供獨立並專業的科學評估
∗ 強化理解使經濟增長與環境退化脫鉤之方式
重要性
全球資源開採量於從1900年的約70億噸增加到2000年的約550億噸[1]。資源利用和相關環境破壞增加的原因包括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各種採掘業造成不同的環境影響。燃燒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氣,會造成局部空氣污染,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導致氣候變遷。使用生物質,尤其是木材,往往會導致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
採集工業礦物,礦石和建築材料導致開採地點的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採礦,加工和運輸也導致大量的能源消耗。採掘後的廢物也經常對環境產生不量影響,甚至具有毒性。這些導致天然土地被轉變為農業用地,過度捕撈和生態系統的分裂。而國際資源委员会的目標,便是提供經同行評審的科學評估,以指引更可持續和公平的方式。我是不懂有多重要啦
架构
国际资源委员会主要由科学专家小组(Panel Member)、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以及秘书处(Secretariat)构成。35名以上来自不同的学术机构和领域的专家成员组成科学专家小组,环境署下的小型秘书处负责提供支持。指导委员会由各国政府、欧盟委员会和联合国环境署的代表组成,负责指导战略方向,确保政策的相关性,同时监督预算。
目前,前欧盟环境专员Janez Potočni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及前巴西环境部部长Izabella Teixei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担任联合主席。
战略伙伴
当前关注焦点
∗ 全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资源管理的当前趋势和未来前景
∗ 向资源效率更高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影响
∗ 全球气候变化议程中的可持续资源管理
∗ 可持续资源管理与迁移和冲突的联系[2]
出版物
以下是国际资源委员会于 2011 年至 2020 年期间出版的报告及锐评,均可访问网站查阅:www.resourcepanel.org/reports
- 资源的可持续性贸易:贸易、全球物质流与循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
- 资源效率与气候变化:材料效率策略以实现低碳未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
- 2019年全球资源展望:自然资源与所期未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
- 二十国集团的自然资源利用:现状、趋势及解决方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
- 恢复土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
- 21世纪矿产资源治理:推动采掘业走向可持续发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
- 价值再定义—制造业革命:循环经济中的再制造、翻新、维修和直接再利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8)
- 资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对二十国集团要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8)
- 城市的重量:未来城市化的资源需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8)
- 评估全球资源利用:提升资源效率与减少污染的系统方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7)
- 资源效率:潜能与经济启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7)
- 绿色的科技选择:低碳科技对环境与资源的启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7)
- 全球物质流与资源生产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6)
- 绿色的能源选择:低碳发电技术的益处、风险和权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6)
- 释放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潜力:评估体系、策略与工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6)
- 国际资源贸易:从生物物理学角度评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5)
-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连贯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5)
- 将经济发展与水的利用与污染脱钩的选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5)
- 脱钩:科技机遇与政策选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
- 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以实现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
- 评估全球土地使用:平衡消费与可持续供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
- 建设自然资本:REDD+如何支持绿色经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
- 城市脱钩:城市资源流动与基础设施转化治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3)
- 金属回收:机遇,限制,基础设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3)
- 人为金属流动与循环的环境风险和挑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3)
- 负责任的资源管理与可持续的世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2)
- 在绿色经济下衡量水资源利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2)
-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和经济发展的脱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
- 金属回收率:现状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1)
- 评估消费与生产行为的环境影响:优先级产品及材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0)
- 社会金属库存:科学综合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0)
- 评估生物燃料以实现资源可持续生产与利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9)
全球物质流数据库
国际资源委员会权威性的物质流数据库提供有关全球物质采掘与贸易的数据,有助于理解过去 40 年世界经济、人口与物质使用之间的联系。该数据库涵盖世界 7 个地区,185 个以上国家,直接的和以消费为基础的物质流动指标,包括总用量、人均用量和每 1 美元的材料用量等方面,并针对不同类别的材料提供了详细信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