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音標歷史

國際音標随着19世纪末国际语音学协会的创建而创立。意在作为国际性的口语的标音系统,最初用于教学目的。国际语音学协会于1886年在巴黎保罗·帕西为首的一群英国和法国语言教师创建。最早出版的字母出现在Passy(1888年)。该协会以Henry SweetRomic alphabet(1880年或1881–1971年)为基础,而这套字母建立于Isaac Pitman英语标音字母Alexander John Ellis的《Palæotype》。[1]

国际音标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修订,尽管1932年版被用了半个多世纪并仅有少数修订,直到1989国际音标基尔大会签署,之后又作出小修改。

用于言语异常的国际音标扩展于1991年创立,并于1997年修订。

Dhi Fonètik Tîcerz' Asóciécon

国际语音学协会于1886年在巴黎以(,语音学教师协会)的名义成立,是对(英语教师语音学协会)的发展,以创立最初用于英语、法语和德语的国际音标。这些符号的大多数都取自Sweet修订的Romic alphabet。

1887年草案

最初的符号在不同语言之间有不同的音值。例如,c都表示英语和法语ch的音。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一个符号被明确限定表示一个音。1887年,这份适用于英语、法语和德语的第一份标准字母的草案发布,内容如下:

  Blab. Ldent. Dent. Alv. Palv. Pal. Velar Uvular Glot.
Plosive pb     td     kg   ' 
Nasal m     n   ɴ ɴ    
Lateral       l   ʎ      
Rhotic       r       ʀ  
Semivowel wɥ       j      
Fricative   fv θð sz cʒ ç  xq   h 
Front Central Back
Close i  y       u
Close-mid e  ɶ       o
      ə    
Open-mid ɛ  œ       ɔ
  æ        
Open a  

注意:国际音标的这个早期版本是以列表的方式(附有来自欧洲语言的示例)而不是现在使用的图表展示的。

变音符号和超音段成分

国际音标最早的变音符号如下所示:

hl, lh清音化的l
u:长音u
ã鼻化的a
û长和窄u
-u, u-弱重音u
·u, u·, ù强重音u

使用的声明

1888年9月,国际语音学协会为规范所有未来音标发展制定出六条策略声明。分别是:

  1. 每个符号应有各自分别的音。
  2. 同样的符号应该用于表示所有语言的相同的音。
  3. 许多普通的罗马字母应该尽可能的使用,而且新字母的使用应该减少。
  4. 国际性的使用应决定于每个符号的发音。
  5. 新字母的字形应该提示其所代表的发音。
  6. 变音符号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由于这些符号难于书写和阅读。

除六条指引外,协会鼓励音位转写和让贡献者以他们自己语言的说话方式标示。

一些新字母通过在排印时倒转字模创造出来:ʎ ɥ ə ɔ。(更多是后来加入的。)这是无需制造专用铅字(对于小型印刷厂来说是昂贵的建议)创造字母的便捷方式。[2]

1900年扩充

1890年代,音标被扩充以容纳不能简单的以拉丁字母表示的阿拉伯语和其他非欧洲语言的发音。这些扩充在1900年一起发布,随着小修订,如ɲŋ对应ɴ,以及ʃ对应c,后者被重新分配。最初这些符号按照其发音编成图表。元音和辅音编在一个表里面,反映出声音怎样从塞音(上面)到开元音(下面)的变换的。

1908年的国际音标图[3]
  Bron-
chiales
Laryn-
gales
Uvulaires Vélaires Palatales Linguales Labiales
CONSONNES Plosives  
 
ˀ q ɢ k ɡ c ɟ t d p b
Nasales  
 
    ŋ ɲ n m
Latérales  
 
    ɫ ʎ l  
Roulées  
 
 ʀ     r  
Fricatives ʜ q h ɦ  ʁ  w) x ǥ (ɥ)  ç j ʃ ʒ
  ɹ
s z
θ ð
f v  ʋ
 ʍ w ɥ
VOYELLES Fermées
                      
Mi-fermées

Moyennes

Mi-ouvertes

Ouvertes
      u   ɯ    ü       ï    y   i

  ʊ                  ʏ   ɪ
    o      ö   ë   ø   e
                ə
      ɔ ʌ   ɔ̈ ä   œ ɛ
                ɐ      æ
          ɑ        a

  (u ü y)

(o ö ø)

 ɔ̈ œ)

从1908年起:

松紧元音以尖音符和重音符区分,如英语fíːt fìt:feet, fit。

卷舌音写成ṭ ḍ ṣ ṇ等,如在印度学中;这也表示R化的元音,如英语ɑ̣:ar。阿拉伯语重读辅音为s̤ t̤等。更圆唇或展唇、升音、降音、前移音或后移音标为a˒ a˓ e˔ e˕ a ̘ a ̙等;变音符号有一段时间没有移到字母下面,而且后两个符号被用于舌根前移和后移

ɑ̃ ɛː r̬ r̥ kʼ ŭ n̩等有了现在的音值,尽管挤喉塞擦音被写成tʼs,以及清元音写作u̦ i̦等。今天,上标字母指示部分音质,如ʃˢ;腭化的[s]写作sⁱ,像ʲ这样的用法还没有普及。这被延伸为pᵇ tᵈ kᶢ等等。对于不送氣音,平常的p t k会被理解为送气音。

声调的标示在这一阶段仍然是临时的,而且倾向于从一种语言变换到另一种语言。瑞典语的“语调”被写成音节前的ˊˇ,例如1932年的修订中,而且汉语声调被标成音节前的斜线,相当于不带竖线的现代的声调符号,虽然现在声调符号写在音节后面。

1932年修订

第二轮的扩充,伴随着少数符号的音值的重新分配,发生在1932年。这是一次大的修订,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并伴随小的修改。一些修改已经在1932年前被采纳。例如1925年的哥本哈根语音学会议后ʋ, ꜰ被替换成β, ɸ[4]那次会议聚集了许多知名的语音学家,包括国际语音学协会的丹尼尔·琼斯[5]符号在1932年修订之前还被替换成χ[6]

  Bi-labial Labio-
dental
Dental and
Alveolar
Retroflex Palato-
alveolar
Alveolo-
palatal
Palatal Velar Uvular Pharyngal
[sic]
Glottal
Plosive p b   t d ʈ ɖ     c ɟ k ɡ q ɢ   ʔ
Nasal m ɱ n ɳ     ɲ ŋ ɴ    
Lateral Fricative     ɬ ɮ                
Lateral Non-Fricative     l ɭ     ʎ      
Rolled     r           ʀ    
Flapped     ɾ ɽ         ʀ    
Fricative ɸ β f v θ ð s z ɹ ʂ ʐ ʃ ʒ ɕ ʑ ç ʝ x ɣ χ ʁ ħ ʕ h ɦ
Frictionless continuants w ɥ ʋ ɹ       j (ɥ) (w) ʁ    
Front Central Back
Close (y ʉ u) i y ɨ ʉ ɯ u
 ʊ) ɪ ʏ ʊ
Half-close    o) e ø ɤ o
ə
Half-open  ɔ) ɛ œ ʌ ɔ
æ ɐ
Open (ɒ) a  ɑ ɒ

其他的发音没有出现在表里。其中一部分用变音符号标出来。这些分别是[7]

其他的发音——腭化辅音:ƫ
软腭化或喉壁化辅音:ɫ
挤喉音(爆破音[8]伴随喉塞音):
浊内爆音:ɓɗ
ř 擦颤音
σƍ(唇化的θðsz)。ƪƺ(唇化的ʃʒ)。
ʇʗʖ(搭嘴音,祖鲁语c、q、x)。
ɺ(介于rl之间的音)。
ʍw的清辅音)。
ɪʏʊiyu音位下移的变种)。
ɜə的变种)ɵ(介于øo之间的音)。
塞擦音通常表现为成组的两个辅音(ts等),但必要时可用合字(ʦʧʤ等),或使用标记 ͡    ͜   t͡st͜s等)。
cɟ可能会被用来表示
送气音:phth等。
长音、重音、音高::(长音)(半长音)
ˈ(重音,书于重音节的开头)。ˌ(次重音)
ˉ(高音);ˍ(低音);ˊ(高升);ˏ(低升);ˋ(高降);ˎ(低降);ˆ(升–降);ˇ(降–升)
修饰:˜鼻化
˳ = 低声的lˬ 浊化( = zʻ 微送气,随着pt
 ̣ 特闭元音( = 非常高的 e)。 ̨ 特开元音(ę = 非常低的 e)。
 ̫ 唇音化( = 唇音化的n)。 ̪ 齿音化( = 齿音化的 t)。 ̇腭音化(ż = )。
˔ 舌根轻微[9]上抬( = ). ˕ 舌根轻微[9]下降( = ę)。
˒ 更圆唇 ˓ 更展唇
央元音:ï(= ɨ),ü(= ʉ),ë(= ə˔),ö(= ɵ),ɛ̈ɔ̈
ˌ(如)音节辅音。˘ 辅音化的元音。
ʃˢ 发音与s相似的ʃ,等等。

1938年修订

1938年的修订加入了以下内容:

  ͡     ͜   也用来标示发音组合(m͡ŋ = 同时发音的mŋ)。

1947年修订

1947年的修订加入了以下内容:

腭化的ʃʒʆʓ[添加腭化的注释]
以及对应tsdzƾƻ。[添加对cɟ的注释]

1951年修订

1951年的图表与1932年版相当。只有少数的修改。除了上面提到的内容,还包括[10]

替换:

ɼ 擦颤音[替换ř
ɩʏɷiyu向下移的变种)。[更改自ɪʏʊ

添加:

ƞ日语的音节化鼻音
ɧxʃ的结合)
R化的元音 ɔɹ 等,或者 ɔʴ 等,或者 等;R化的əəɹəʴɹɚ

,此外,附加符号◌̘◌̙从1900年代初就被用来表示前移或后移的元音,但没列入国际音标图。被替换成

˖ 舌根前移(或者 = 前移u = -◌̠ 舌根后移( = ɨ˖ = 齿龈音t)。

1976和1979年修订

1976或1979年图表的格式被修改,并且国际音标本身也做了一定的修改。

格式的修改
  • 元音移到单独的表格中,分成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次闭元音 ɩ, ʏ, ɷ 和圆唇中央元音ɵ包含在其中
  • 非肺部气流音(搭嘴音、内爆音、挤喉音)分到各自的行里面
  • 唇硬腭音和唇软腭音分到各自的列中,但龈腭音一列被移除。成对组合的辅音不再两次列举,而且k͡p, ɡ͡b加入图表中。
  • 各行的组织方式发生变动,从
塞音、鼻音、边擦音、边近音、颤音、闪音/弹音、擦音、近音
鼻音、塞音、擦音、近音、边擦音、边近音、颤音、闪音/弹音、挤喉音、内爆音、搭嘴音、边搭嘴音
  • 多数成对的擦音–近音只列为一行,即使 j 保持在二者之间

术语也做了调整:“呼气音”改为“清音”,“无摩擦连续音”改为“近音”,“滚音”改为“颤音”,“拍音”改为“弹音或闪音”。

实质性的修改

设计:

  • 送气成为变音符号 ʰ 而非 hʻ
  • ɩ ɷɪ ʊ 列为变体
  • 附加的R化元音符号加以说明:aʴ aʵ aʶ

添加:

  • 近音ɻɰ
  • 搭嘴音 ʘ
  • 漏气音,如b̤ ə̤

移除:

  • 日语音拍ƞ(现在用m、n、ŋ
  • 塞擦音连字ƾts)和ƻdz
  • R化元音写法ᶒ、ᶏ、ᶗ、ᶕ
  • 唇化擦音σ、ƍ、ƪ、ƺ
  • 元音更闭◌̣和更开◌̨的符号(与˔ ˕重复)

同样,专门的R化元音没有被标出来,除了特定情况下的ɚ;这可能是个疏忽,直到1989年才被列入。

1989年修订

1989年的国际音标(页面上安排的区块可能不是出版时候的样子)

1989年基尔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清理国际音标。一些发音在很长时间内被标成多个音标符号,违背了制定的原则,因为协议没有达成具体用哪一个。国际音标的范围得到扩充,加入了新的字母和变音符号,而且声调的标示法被完全修正。

国际音标
  • 表格中每行的次序被再次更改,即
塞音、鼻音、颤音、闪音/弹音、擦音、边擦音、近音、边近音、挤喉塞音、内爆音
  • 搭嘴音、唇硬腭音和唇软腭音从表中被移除
  • 卷舌音和龈后音所在的列被替换
  • 两个元音图被合在一起
  • 上标的R化附加符号不再列出,即使这些仍然能用,遵循附加符号的准则。
实质性的修改

设计

  • 元音的变体字ɷɩʊɪ取代
  • 特殊的腭化附加符号,如ƫ,和唇化符号,如被替换成上标,如,后者遵循变音符号一般原则而在非正式场合使用,就是上标符号赋予主符号特殊的音质
  • 国际语音学协会无法推荐给科依桑语系班图语支搭嘴音符号ʇ ʖ ʗ被替换成人们常用的管道符号ǀ ǁ ǃ
  • 圆唇附加符号放在了字母下面,如ɔ̹ ɔ̜
  • 原来用标志线书于音节前面的声调,现在用两种方式写:书于音节后面配上竖线的标志线(赵元任的声调符号),或者写在元音上面的更抽象的附加符号(尖音符 = 高、长音符 = 中、锐音符 = 低)。

添加

(符号)

  • 赵元任的声调符号,如˥ ˦ ˧˩˨
  • 浊内爆音ʄ ʛ
  • 清内爆音ƥ, ƭ, ƈ, ƙ, ʠ
  • 硬腭搭嘴音ǂ
  • 会厌音ʜʢʡ(虽然没加入到图表中)
  • 浊硬腭擦音ʝ区别于j
  • 软腭近音ʟ
  • 双唇擦音ʙ

(附加符号)

  • 吱嘎音,如
  • 舌尖音和舌面音,如s̺ s̻
  • 舌唇音,如θ̼
  • 舌根前移和后移,如e̘ e̙(使用旧的音位前移和后移符号)
  • 中央化,如ɯ̽
  • 短元音,如ă(曾被用作非音节化附加符号,后来移到元音下面,如aɪ̯
  • 形式上的区别,一直有效,介于软腭化ˠ和喉壁化之间ˤ
  • 鼻音、边音和无声除阻,如tⁿ tˡ t̚
  • 音位升阶降阶,如ꜛ ꜜ
  • 基本的声调附加符号,如ə́ ə̄ ə̀,可以组合,ə᷄ ə᷆ ə᷈,或者双写表示特高或特低的声调,ə̋ ə̏

(韵律)

  • 音节间断,.
  • 韵律间隔,‖ |
  • 音高的全部上升或下降,↗ ↘

这些符号当中的一部分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但直到现在还没被官方列入国际音标中。

移除

  • ʆ(= ʃʲɕ)和ʓ(= ʒʲʑ
  • 捷克语的ɼ(现在用附加符号书写,如
  • ʀ被指定为颤音,而不是任意的颤音或闪音

1993年修订及1996年更新

2005年的图表。只对1993年版做了小修改。

1993年的修订,引入下列改动:

  • “追加的”中央元音ɜ和两个新的中央元音符号ɘʚ(= ɞ),[11]添加到əɵ在元音图中的位置,形成当前的分布。
  • 清内爆音ƥ、ƭ、ƈ、ƙ、ʠ被去除
  • 声门音(挤喉音和内爆音)从主表上去除,并建立带搭嘴音的非肺部气流音框
  • əɐ移到元音图上的中心线,表示这些发音(像ʊ)不一定不圆唇
  • 专门的R音化符号, 自1976年只列出的像是ɚ被明确定义
  • 用在字母下面的变音符号被移到上面以避免与下降符冲突
  • etc.从声调列表中移除,引起了列举的附加符号只有一种能用的担忧

1996年,错误的字母ʚ(封闭的 epsilon)修正为 ɞ(封闭的倒转的 epsilon)。图表中的少数说明作了修改:添加用于表示R音化,i̠ ɹ̩替换成e̠ n̩

2005年修訂

2005年只做了一個改動:添加帶向右勾的 v 符號 來表示唇齒閃音[12]

注释

  1. (Kelly 1981).
  2. 后来有几组字母通过去掉已有字模的一部分创造出来,如ˀ来自?ɾ来自r
  3.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08). Exposé des principes de l’Association phonétique internationale, p. 12.
  4. Kemp 2004
  5. Phonetic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iteration, 1925
  6. Le Maître phonétique, 14, April–June 1926
  7. Daniels & Bright 1996:830
  8. “爆破音”(plosive)在1951年被撤去
  9. “轻微”(slightly)在1951年被撤去
  10. Brosnahan & Malmberg, 1976,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p 219
  11. 这个误写成封闭的epsilonʚ,直到1996年修正,
  12. 国际语音学协会 2005:261

参考资料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38). La Maître phonétique, 62, avril-juin 1938.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47). La Maître phonétique, 88, juillet-décembre 1947.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52). La Maître phonétique, 93, janvier-février 1952.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49).The princip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being a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and the manner of using it, illustrated by texts in 51 languages.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Department of Phonetics.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89). Report on the 1989 Kiel conven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 (2), 67-80.
  • 国际语音学协会. . 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9. ISBN 0-521-65236-7. (hb), ISBN 0-521-63751-1 (pb).
  • 国际语音学协会. (2005). IPA new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35 (2), 261–262.
  • Albright, Robert W. (1958).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ts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Vol. 24, No. 1, Part 3); Indiana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in anthropology, folklore, and linguistics, publ. 7. Baltimore.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1953).
  • Ellis, Alexander J. (1869–1889). On early English pronunciation (Parts 1 & 5). London: Philological Society by Asher & Co.; London: Trübner & Co.
  • Hultzen, Lee S. (1958).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ts backgrounds and development by R. W. Albright]. Language, 34 (3), 438-442.
  • Kelly, John. (1981). The 1847 alphabet: An episode of phonotypy. In R. E. Asher & E. J. A. Henderson (Eds.), Towards a history of phonetics. 爱丁堡: 爱丁堡大学出版社.
  • Kemp, J. Alan. (1994). Phonetic transcription: History. In R. E. Asher & J. M. Y. Simpson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6, pp. 3040–3051). Oxford: Pergamon.
  • Passy, Paul. (1888). Our revised alphabet. The Phonetic Teacher, 57-60.
  • Pullum, Geoffrey K., and William A. Ladusaw (1996). Phonetic Symbol Guide, 2nd edition.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ISBN 0-226-68536-5.
  • Sweet, Henry. (1880–1881). Sound nota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177-235.
  • Sweet, Henry. (1971). The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Henry Sweet. Henderson, Eugénie J. A. (Ed.).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28. 伦敦: 牛津大学出版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