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米

在來米日语:臺灣話),又稱秈米,一種台灣傳統的籼稻品種,特徵為米粒較長,名稱源於台灣日治時期。

在來米

概論

由考古發掘,台灣原住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開始種植旱稻。根據台灣荷治時期文獻,在荷蘭人到達台灣時,就記錄了平埔族會種植稻米,可能是經由南島民族貿易路線,由東南亞引進。一般認為台灣現有秈米是在17世紀時,由福建移民自中國大陸引進種植,於明鄭時期,經由軍隊屯墾傳播至全台灣[1]

台灣在清朝原有籼米與秫米臺灣話,即糯米)兩大品種,籼米經常只稱為「米」(臺灣話)。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湾育種出了適合台灣耕種的粳米品種蓬萊米日語中「在來」(日语:)意為「向來、一直以來、既有」,因此將台灣既有的秈米命名為在來米,與蓬萊米作區分[2]。在中華民國政府來台灣後,在來米仍然為民間消費量最大的米食,直到1980年代才被蓬萊米取代。蓬萊米黏性高且Q軟適中,被用於做白飯、粥與壽司。在來米因直鏈澱粉較高,黏性低且粒粒分明,主要被用於製成碗粿發糕蘿蔔糕粄條等料理[3]

台灣育種出台中秈10號及台中秈199號等秈稻品種,口感接近粳米。

註釋

  1. 翁佳音、曹銘宗著《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貓頭鷹出版,2021年。ISBN 9789862625125
  2. 邱睦容、鄭安佑. . 農傳媒. 2021-04-11 [202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6) (中文(臺灣)).
  3. . 自由時報. 2021-11-30 [202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6)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