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兹拉·庞德

艾兹拉·庞德英語: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是美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意象主義诗歌的主要代表人物。

艾兹拉·庞德1963年于威尼斯

生平

1885年,庞德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海莱市。21岁时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在早年,他自稱要“成為全世界最通達詩的人”。[1]

1909年前往伦敦,与当时在文坛上颇为活跃的T·E·休姆等人结识,庞德早期从事意象主義的写作便是受这些人的影响。1913年,F·S·福林特发表著名的意象派三点纲领(Imagisme),在两年后的《意象派诗选》的序言中,庞德又加了三条新原则:提倡用准确的日常语言,创造新的律以及自由选材。这些主张对现代自由体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也为庞德之后改写现代派诗作了准备。

1917年,庞德参与温德汉·路易斯创办的《风暴》杂志中,以表现力量为目的,宣扬应该改革意象派创作上的弊陋,要求那些善于写作平淡和伤感性诗歌的诗人用有力的、有运动感的意象和节奏来创作。由于意见的相违,渐渐的庞德脱离出意象派,1917年之后他开始了现代派modernism)的写作。除此之外,庞德还是一个热衷于介绍中国古典诗歌和哲学翻译家,他自稱為儒者[2]。经他改编并翻译了《神州集》、《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

艾兹拉·庞德后期转向法西斯主义,在二战爆发之前,庞德就来到意大利,在当地组织了一个反美广播电台,支持墨索里尼。他被以叛国罪逮捕。他在好友的劝说下,通过装精神病人,躲过了叛国罪的审判,被关押在华盛顿伊丽莎白医院13年。期间他的诗歌大放异彩,获得了国家文学奖。后被释放。释放后,他又回到意大利并死在威尼斯

著作

  • 《神州集》(1915年)
  • 《休·赛尔温·莫伯利》(1920年)
  • 《诗章》(1916-1968年)
  • 《漢字作為詩媒》(1935年,與歐内斯特·費諾羅薩合著)(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
  • 《美联储的秘密》揭露美国垄断金融势力的巨著,最后由他的好友尤斯塔斯·穆斯林完成出版

庞德与意象主义

1911年5月,希尔达·杜利特尔与诗人弗朗西斯·格雷格和格雷格的母亲一起从费城抵达伦敦。等到那年9月份他们再回来时,杜利特尔决定就此驻足。庞德把她介绍给了他的朋友,包括杜利特尔未来的丈夫诗人理查德奥尔丁顿。在他们结婚之前,三人住在肯辛顿(庞德住在 10号,Doolittle在 6号和Aldington在8号), 并且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工作。[3]

庞德定期与策展人兼诗人劳伦斯·宾扬在博物馆会面。宾扬向他介绍了东亚艺术和文学概念,并且以此启发了庞德后期的诗歌意象与技巧。博物馆的参观者书籍显示,1912年和1913年期间,庞德经常在印刷室检查日本浮世绘。这些浮世绘里,有的刻有日本的和歌,一种可能促成意象派构图技术的诗歌类型。[4][5]这期间,庞德正在创作Ripostes(1912),诗歌风格也渐渐脱离了他早期作品的影子。在翻译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翻译工作的难度并不是因为他对其他语言的了解程度不够,而在于他对英语的掌控能力不足:“我不是说要去使用一种语言来沟通,而是以一种语言思维来思考。”

1912年,住在Church Walk的庞德,奥尔丁顿和杜利特尔开始研究“语言的想法“。 一天下午,在大英博物馆的茶室裡,这三位学者决定发动一场名为意象主义的诗歌“运动”。 意象主义,庞德将在Riposte写到,“只关心语言和表达”。这个运动的目标是一种清晰感:而这目的恰好与抽象,浪漫主义,修辞,语序倒置以及过度使用形容词等手法产生不同。 他们就此制定了三个原则: 1.直接对待“事物”,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 2.绝对不要使用无助于表达的词。 3.关于节奏:按照乐句的顺序组成,而不是按照节拍器的顺序。[6]

多余的词语应当被避免使用,尤其是形容词。庞德写道,自然物体永远是“称职的象徵”。诗人不应该用平庸的诗句重新讲述散文中已经讲过的东西。[6]

这个想法的实际行动在庞德的“在地铁站”(1913)中可见一斑,这首诗的灵感来自于他在巴黎地下铁的一段经历。他花费了一整年的时间来打磨这首诗,最后终于将其精华浓缩于到日式俳句的风格之中。尽管庞德的意象主义作品的确是缘起日本文化,但他的创作目标是去重新制作 ——或者像庞德所说的,“创新”——— 以及融合不同的文化风格,而不是直接无情地复制。


代表作品

英文原诗

部分中文译本:[7]

裘小龙 杜运燮 流沙河 余光中 雷人
地铁车站
人群里忽隐忽现的张张面庞,
黝黑沾湿枝头的点点花瓣。

又译: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又译:

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
人群里这些脸忽然闪现;
花丛在一条湿黑的树枝。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鬼影;
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
地铁站
蜂拥而出的人群面孔幽幽;
湿漉漉黑枝桠上蓓蕾瓣瓣。
     1919年庞德做于巴黎

相關人物

參考資料

  1. . Poetry Foundation.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2. 吉川幸次郎,《艾茲拉·龐德》,收錄於《對中國文化的鄉愁》,2005年,第140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 Keith Ridler. . the Seattle Times. the Seattle Times. [2018-05-22].
  4. Rupert Richard Arrowsmith. . Vimeo.com.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5. Rupert Richard Arrowsmith. . Vimeo.com. London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Study.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6. Ezra Pound. .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1968: 3–5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7. . 译林出版社. 2009 [201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外部連結

  • 蓝 峰 (Feng (Aaron) Lan). "Ezra Pound / Ming Mao: A Liberal Disciple of Confucius."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2003年秋季, 卷号: 27, 期号: 1-2. p. 79-89. DOI (數位物件識別號): 10.2979/JML.2003.27.1-2.79. Available fr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Jstor, available fr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roject Muse. Available from Gale Cengage Learning (EN): Academic OneFile Infotrac, General OneFile Infotrac, Academic ASAP Infotrac, Expanded Academic ASAP Infotrac, and 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 Document Number: GALE|A122924691. Also available from Academic Search Complete (EN).
英語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Ezra Pound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