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武裝力量

埃及武裝力量阿拉伯语:)是埃及阿拉伯共和國軍隊,由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四軍種所組成,截至2015年有常備軍468,500人、後備役800,000人、4,624輛戰車、1,107架飛機和245艘軍艦[3],被認為是阿拉伯世界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隊[5],世界軍力排名網「全球火力」於2013年將埃及的軍事力量排名為全球第14位[6]、2014年第13位[7]、2015年則為第18位,並在中東國家中僅次於土耳其以色列位居第三[8]

埃及武裝力量
القوات المسلحة المصرية
格言勝利或犧牲
(النَصْر أو الشَهَادَة)[1]
建立帕夏穆罕默德·阿里統治期間的1820年成立
軍事部門
總司令部開羅
領導
最高統帥總統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總司令兼國防部長上將 穆罕默德-艾哈邁德·扎基
總參謀長中將
军力
服役年齡18–49歲[2]
徵兵役期1–3年
可用人数41,157,220人[3],18–49歲
適合服役人數35,305,381人[3],18–49歲
每年可徵兵數1,532,052人[3]
現役人數468,500人[3]第11位
備役人數800,000人[3]
軍費
預算44億美金(2015年)[4]
工業
本國供應商
  • AOI
  • MMP
外國供應商
相關
歷史
參見
    • 佩魯西姆戰役(西元前525年)
    • 卡爾凱美什戰役(西元前605年)
    • 哈馬戰役(西元前605年)
    • 米吉多戰役(西元前609年)
    • Fall of Ashdod (635 BC)
    • Battle of Qarqar (853 BC)
    • Battle of Bitter Lakes (925 BC)
    • Battle of Bitter Lakes (925 BC)
    • Battle of Kadesh (1274 BC)
    • Egyptian-Sea People wars (1,175 BC)
    • Battle of the Delta (1175 BC)
    • Battle of Djahy (1,178 BC)
    • Battle of Al Mansurah (8–11 February 1250)
    • French campaign in Egypt and Syria (1798–1801)
    • Mahdist War (1881–1899)
    • 希臘獨立戰爭 (1821–1832)
    • First Egyptian-Ottoman War (1831–1833年)
    • Second Egyptian-Ottoman War(1839–1841年)
    • Ethiopian–Egyptian War (1875–1876年)
    • 阿拉比起義(1879年–1882年)
    • 英埃戰爭(1882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年)
    • 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1949年)
    •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
    • 北葉門內戰(1962–1970年)
    •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年6月5至10日)
    • 奈及利亞內戰(1967年–1970年)
    • 以埃消耗戰爭(1967年–1970年)
    • 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年–1974年)
    • 麵包暴動(1977年1月18日–19日)
    • 利比亞-埃及戰爭(1977年1月21–24日)
    • 波斯灣戰爭(1990–1991年)
    • 埃及危機(2011年–2014年)
    • 西奈半島動亂(2011年至今)
    • 利比亞內戰(2014年至今)
    • 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2015年1月16日至今)
    • 對利比亞的軍事干涉(2015年2月16日至今)
    • 對葉門軍事干預行動(2015年3月25日至今)
軍階
  • 陸軍軍階
  • 空軍軍階
  • 海軍軍階

埃及各軍區、機關、部隊受國防部長領導的國防部所指揮,現任埃及國防部長為西德基·蘇卜希上將[9],其副手為總參謀長馬哈茂德·赫加吉中將,埃及總統則擁有埃及憲法所賦予的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地位。埃及軍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支軍隊,可追溯回公元3200年前古埃及第一位將埃及統一的美尼斯王時期,並歷經了法老時代、托勒密王朝羅馬伊斯蘭時代近現代,現代埃及軍的雛型則起於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於1967年對進行現代化的改革。

埃及軍方與本國政治關係極深,亦時常加以干預,自1952年推翻法魯克一世的君主政體以來,一直居於權力核心地位,甚至被稱作是「國中之國」[10][11],君主體制後所有當選的總統都為軍人出身。在「阿拉伯之春」導致統治埃及30年的總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被迫下台後,隔年穆罕默德·穆爾西上台,但隨即又於2013年由陸軍元帥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領導的「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發動政變加以推翻,塞西本人後於2014年5月當選總統。

陸軍

「沙漠之盾行動」中的埃及陸軍列隊。

埃及實際上並未有名為「陸軍」的組織,而是以編制稱呼,「陸軍」僅是形容其地面部隊的非正式稱呼[12],目前其陸軍共分作六大單位:第二野戰軍團、第三野戰軍團、中部方面軍、北部方面軍、南部方面軍和西部方面軍。陸軍是埃及軍隊中規模最大的軍種,約47萬現役和80萬的預備役軍人[3],是非洲最強大的陸軍[13]。除了方面軍、軍團單位外,埃及陸軍另外管轄了特種作戰的「777部隊」、「999部隊」、「迅雷部隊」、「空降部隊」、海軍特種部隊和快速佈署部隊

埃軍的裝備早期為從蘇聯進口的制式武器,後逐漸汰換為美式、英式、法式和中式裝備,目前有4,870輛主戰坦克、18,986輛裝甲戰鬥車輛和超過1,000門自行火砲、2,240門火砲、1,469門火箭砲。

埃及陸軍時常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進行大規模的戰爭演習,在1996年9月22日年的「巴德爾演習」中埃及軍便在一天時間內令第二野戰軍團、第三野戰軍團越過蘇伊士運河,並在6小時內轉移全部裝備的60%至西奈半島。在2014年5月10日又進行了更大規模的一次「巴德爾演習」,於27天內動用了軍隊所有裝備,動員規模是1996年演習的兩倍,其演習目的為強調陸海空三軍的作戰效率和作戰準備,確保對本土戰線的防禦。

参考文献

  1. (英文)“Victory or Martyrdom”: Military Spokesm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英文)The World Factboo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英文). Global Firepower. [2016-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英文). [2016-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1).
  5. (阿拉伯文)أقوى 10 جيوش عربية في عام 2014 - العربية.نت | الصفحة الرئيسي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阿拉伯文)موقع أمريكى: الجيش المصرى فى المرتبة الـ14 عالميًا بعد الجيش الإسرائيلى.. تل أبيب تتفوق بالأسلحة المتطورة.. والبحرية المصرية أفضل بمراحل.. وعدد جيش مصر 468 ألف جندى فى الخدمة و187 ألفًا بجيش إسرائيل |اليوم الساب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7. (阿拉伯文)الوطن | الجيش المصري يحتل المرتبة 13 عالميا.. والإسرائيلي يسبقه بمركزي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8. (英文)Global Firepower Military Ranks - 20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9. (阿拉伯文)وزير الدفا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 (英文)Reuters. . Haaretz. 2013-11-28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11. (英文)Barry Lando. . The Huffington Post. 2013-07-04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12. (阿拉伯文). 金字塔報. [2016-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0).
  13. (英文). Global Firepower. [2016-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