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
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Edna St. Vincent Millay,1892年2月22日—1950年10月19日),美国抒情詩詩人,劇作家。是第三位獲得普利茲詩歌獎的女性。同時其放蕩不羈、波希米亞式生活,及許多她與男男女女的感情事也令她廣為人知。在她的散文都是以Nancy Boyd為筆名。
早期生活
米萊出生於美國緬因州洛克蘭,父親亨利(Henry Tollman Millay)是一位教師,日後升調教育廳長;母親科拉(Cora Lounella, Buzzelle)是一位護士。米萊的中名緣起出生前不久她叔叔在紐約聖文森特醫院獲救回一命。
1904年,由於亨利並未擔起養家的職責,米萊父母兩人經過幾年分居後正式離婚。由於錢銀周轉問題,科拉帶著三位女兒埃德娜,諾爾瑪和凱瑟琳穿州過市在親戚朋友間寄居。雖然家境貧窮,但科拉始終帶著滿箱古典文學,諸如威廉·莎士比亞,約翰·彌爾頓,並以帶愛爾蘭腔的口音讀給她的孩子聽,科拉教導她的女兒們要獨立和說出她們的想法。最後她們一家人安定在科拉阿姨在緬因州康頓鎮的小屋,就在這所簡樸的房屋中,米萊寫下了她第一首詩,展開她的文學生涯。
在康頓鎮高中,米萊開始為校刊《The Megunticook》撰稿並擔任主編,還在兒童刊物《聖尼古拉斯》發表了若干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Camden Herald〉獲選為15歲以下現代文學文選。
後來,米萊憑〈再生〉("Renascence",1912年)獲得獎學金升讀弗沙學院,1917年畢業後搬到紐約市。
私人生活
米萊是一個雙性戀者,在法薩爾大學的時期跟校內一些女生發生過關係。1921年初,她前往巴黎,遇上了雕刻家塞爾馬·伍德(Thelma Wood),兩人有過浪漫的關係。在格林威治村莊跟巴黎的那幾年,她跟一些男性有過關係,包括曾於1920年向米萊求婚失敗的文學評論家艾德蒙‧威爾森(Edmund Wilson)。
1923年,她與43歲的鰥夫波賽凡(Eugene Jan Boissevain)結婚。既是勞工律師又是隨軍記者的波賽凡十分支持米萊的工作,兩人住在紐約拿破崙的一個農舍。
米萊跟波賽凡的婚姻屬於開放婚姻,他們各自都有其他伴侶。而當時與米萊最出名的大概是比她年輕14歲的埃爾皮德亞·拉利洛(George Dillon),米萊曾在詩中數次提及他。另外,米萊跟拉利洛曾共同翻譯波德萊爾的《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
波賽凡於1949年死於肺癌。次年10月19日,米萊被發現死於家中樓梯,表面死因是跌倒造成頸骨折斷。
作品
米萊最廣為人知的短詩相信是《第一粒無花果》("First Fig",1920年):
My candle burns at both ends;
It will not last the night;
But ah, my foes, and oh, my friends--
It gives a lovely light!
我的蠟燭在兩頭燃燒
它終究撐不到拂曉
但我的敵人呀 朋友啊-
那燭光多麼妖嬈!
數學家們認為她的《只有歐幾里得見過赤裸之美》("Euclid Alone Has Looked on Beauty Bare",1923年)一詩表達出數學的美,或是對歐幾里得幾何崇高敬意。
此外,她最優秀作品亦可能是《再生》("Renascence")和《豎琴織工之歌》("The Ballad Of The Harp-Weaver")。
托馬斯·哈代曾經說過美國有兩大吸引人的:摩天大樓和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的詩。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 |
英語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英語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 |
- Edna St. Vincent Millay at the Poetry Found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Millay Socie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Works by Edna St. Vincent Millay at the 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elected Poetry of Edna St. Vincent Millay—Biography and 18 poems ("Ashes of Life", "The Betrothal", "Departure", "Dirge", "Ebb", "Feast", "First Fig", "[Four Sonnets 1922]", "Grown Up", "Humoresque", "Lament", "The Penitent", "Recuerdo", "Second Fig", "Sonnets 1923", "Sonnets from an Ungrafted Tree", "Sorrow", "Spring")
- Edna St. Vincent Millay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Edna St. Vincent Millay - 古滕堡分布式校对(加拿大)
- 互联网档案馆中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 互联网档案馆中Edna St. Vincent Millay as Nancy Boyd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 來自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 Archive and images a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New York Times Obituary October 20, 1950 "Edna St. V. Millay Found Dead At 5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2010-09-13
- Miriam Gurko-Floyd Dell Pap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t The Newberry Library
- Guide to the Edna St. Vincent Millay Colle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t Vassar College 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Library
- Finding aid to Edna St. Vincent Millay papers, 1928–1941, at Columbia University. 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