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龍屬

基龍屬學名Edaphosaurus)又名棘龍,是種原始的草食性合弓動物,屬於盤龍目基龍科,生存於石炭紀末期到二疊紀早期,約3億到2億8000萬年前。

基龙属
化石时期:二疊紀早期
基龍3D重建圖
絕滅(化石)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合弓綱 Synapsida
科: 基龙科 Edaphosauridae
属: 基龙属 Edaphosaurus
Cope, 1882
模式種
鬚狀基龍
Edaphosaurus pogonias

Cope, 1882
  • E. boanerges
    Romer & Price, 1940
  • E. colohistion Berman, 1979
  • E. cruciger (Cope, 1878)
  • 新墨西哥基龍E. novomexicanus
    Williston & Case, 1913
  • 鬚狀基龍E. pogonias
    Cope, 1882
  • ?雷蒙氏基龍E. raymondi (Case, 1908) (疑名)
異名
  • Brachycnemius (Williston, 1911)
  • Naosaurus (Cope, 1886)

基龍的第一個化石是在19世紀晚期發現於北美洲,1882年由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敘述、命名。屬名意為「地面蜥蜴」。近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發現新的基龍化石。

基龍的最明顯特徵是背部的背帆,同時期的異齒龍楔齒龍有類似背帆,但基龍的背帆形狀、形態並不相同。基龍與闊齒龍是已知最早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早期研究根據基龍的銳利牙齒,認為牠們是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例如軟體動物。但近年研究多認為基龍是草食性動物。

敘述

基龍的骨骼模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
E. boanerges的骨骼,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

基龍有者明顯的短、狹窄的小型頭顱骨。基龍有大量的銳利牙齒,下頜可以容納強壯的頜部肌肉,使基龍可以堅硬的植物為食。基龍的背部有多條神經棘,從頸部延伸到臀部。與異齒龍相比,基龍的脊椎神經棘較短、較重而且承載者眾多的小十字狀分叉。基龍的身長從1公尺到3.5公尺,重量超過300公斤。基龍具有寬廣的身體與粗厚的尾巴,顯示牠們的行動緩慢。

已知最早的物種生存於石炭紀末期,是種小型動物,化石破碎、不完整。在早二疊紀,後來的物種體型增大,直到身長3.5公尺,像是E. crucigerE. pogonias。這些大型物種的特徵是,從頸部與前胸伸出的神經棘負載更大型棒狀分叉。

模式種E. pogonias,化石發現於德州二疊紀早期的紅色岩層,是種大型動物。捷克斯洛伐克也有發現基龍的化石。一種稱作Naosaurus claviger的較小的物種,生存年代較早,也被歸類在基龍屬。

种类

中文名/学名命名者,命名时间地点异名图片
Edaphosaurus boanergesRomer & Price, 1940德克萨斯州
Edaphosaurus colohistionBerman, 1979西弗吉尼亚州
Edaphosaurus cruciger(Cope, 1878)德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
Edaphosaurus microdusCope, 1884德克萨斯州Naosaurus microdus
Edaphosaurus novomexicanusWilliston & Case, 1913新墨西哥州
Edaphosaurus pogoniasCope, 1882德克萨斯州
Edaphosaurus raymondi(Case, 1908)德克萨斯州

相片集

大眾文化

基龍出現在《與巨獸共舞》(Walking with Monsters)電視節目,節目提及對基龍最不利的敵人為異齒龍

參考文獻

  • Carroll, R. L. (1988),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WH Freeman & Co.
  • Colbert, E. H., (1969), Evolution of the Vertebrat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nd ed.)
  • Romer, A. S., (1947, revised ed. 1966)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Romer, A. S. and Price, L. I., (1940), Review of the Pelycosauri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n Special Papers, No 2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