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1936年出版的艾思奇著作的一本简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通俗读本,共有24篇,主要包括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三个方面的内容。出版后在中国形成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1]

历史

艾思奇于1932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活动。1934年,经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安排,艾思奇进入《申报》流通图书馆指导部,参与副刊“读书问答”栏目工作,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通俗语言来解释当时社会上发生的各种问题,做革命理论的宣传、启蒙工作,广受欢迎。1934年10月,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读书问答”专栏停刊,另办《读书生活》杂志,由李公朴任主编,柳湜艾思奇夏征农任编辑。由于刊物紧贴现实生活,内容生动活泼,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重要阵地。艾思奇承担了“哲学讲话”栏目的大部分稿件,后来,艾思奇等人又发起成立了读书出版社,继续进行革命理论的宣传工作。1936年1月,艾思奇将他发表于《读书生活》杂志上的系列文章汇集成册出版,取名为《哲学讲话》。《哲学讲话》的出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了神圣的殿堂,走向了人民大众,成为他们的思想武器,引导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该书很快被国民党查禁,艾思奇又把书名改为《大众哲学》继续出版。

参考文献

  1. 樊宪雷:“《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党的文献》2011年第5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