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背樂善堂

大山背樂善堂臺灣新竹縣齋教龍華派齋堂,位於橫山鄉豐鄉村,主祀觀世音菩薩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前身「石峽廟」創立於1889年。2006年7月25日新竹縣政府將其列為新竹縣縣定古蹟

大山背樂善堂
樂善堂立面
基本
位置 臺灣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3鄰大山背31號
坐标24.6992°N 121.13953°E / 24.6992; 121.13953
主神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
廟格齋教龍華派
開基藍正然(前身石峽廟創辦人)
建立时间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
地圖

沿革

前身

清光緒15年(1889年),大山背居民藍正然發現此地風景秀麗,因此獨自出資,並由鍾增錄、葉娘水捐贈廟宇用地,建立了一座簡陋的小廟,稱為「石峽廟」。光緒21年(1895年),日軍進攻並佔領臺灣,於明治29年(1896年),日軍追擊鍾石妹等人入山時,採取「清鄉」的威嚇手段,過程中石峽廟亦遭到日軍焚毀,之後由藍正然與12位地方人士於明治35年(1902年)捐款修建,最終於明治38年(1905年)完工,並更改名稱為如今的樂善堂,而藍正然亦被推舉為堂主,並組成管理委員會。[1][2][3]

供奉義士

樂善堂所在的大山背地區,因位於大崎棟山背面得名,該地位於山區,舊時為臺灣原住民活動地帶而有「番仔林」之稱。同治10年(1871年),廣東來臺的漢人鐘增祿鐘石妹帶領民眾入山開墾,設立隘寮、闢地種植作物,並且開採樟腦煉製,大山背的聚落因此形成。鍾石妹在清光緒20年日軍登臺時率眾對抗,因不忍日軍殺戮無辜因此歸順日軍。日本政府十分看重鍾石妹,並任命其作為樹杞林辨務署參事,翌年授佩紳章,擔任保正職。也因為鍾石妹作風廉潔愛民,相當受到當地民眾愛戴。鐘石妹於大正14年(1925年)過世後,其牌位與同為抗日義士的姜紹祖一同被供奉於剛修建不久的樂善堂[1][2][4]

列為縣定古蹟

2006年7月25日,新竹縣政府公告將大山背樂善堂列為新竹縣縣定古蹟,指定理由為:「建物歷史悠久,構體與構造方式有一定匠藝水準。廟內彩繪、剪黏、木雕、石雕等具歷史、文化藝術保存價值。」[5][1]

維護

2009年,由樂善堂管理委員會出資委託林志成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復設計。2011年因樑柱腐朽導致正殿崩塌,文化局緊急支撐防止損害擴大,並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核定補助751萬元,縣配合款529萬元,樂善堂管理委員會540萬元自籌款,總工程經費共計1790萬元對其建築體進行修復工程[5]

主祀神明

樂善堂主祀觀世音菩薩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並安奉太上老君至聖先師十八羅漢伽藍菩薩韋馱菩薩,左右兩廂敬奉三官大帝文昌帝君註生娘娘義民爺城隍爺太歲星君,由於屬於地方民間信仰廟宇,兼具佛教道教信仰,堂內亦保存眾多古文物[2]

空間使用

大山背樂善堂為尚在使用的古蹟,除了原先的祭祀作用,樂善堂還兼具大山背觀光服務中心的作用,提供遊客休憩。廟前廣場亦提供遊客聊天以及停車用途。假日於堂外廣場亦有攤販販賣小吃及農產品,形成一個小市集[6]。樂善堂也會舉辦祭祀法會以及中元普渡。後期於樂善堂主廟旁亦興建一棟三層龍建築作為文物展覽館用途,於展覽館頂部設有一尊觀音大佛,也成為橫山地區的地標[3]

周邊地標

  • 大崎棟古道:位於樂善堂正後方,為知名的桐花步道[7],位於頂峰的涼亭為新竹縣夜景觀賞地。
  • 油羅溪谷:位於樂善堂前方谷地。

圖輯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大山背樂善堂
  1. 文化部. . 國家文化資訊網. [202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2. .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2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3. . 新竹縣文化局. 2008年11月 [2021-08-22].
  4. .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2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5. . 新竹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2018-01-17 [202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6. 蔡孟尚.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9-01 [202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7. 陳斯穎. . 聯合新聞網. 2021-02-09 [202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