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溝
歷史
臺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大溝地區為一(舊制)街庄,稱為「大溝庄」,隸屬於尖山堡。該庄北與謝厝藔庄為鄰,東與萬興庄、尖山庄為鄰,南邊為食水堀庄,西邊為椬梧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臺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斗六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牛挑灣區」,隸屬於斗六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牛挑灣區改隸屬於嘉義廳。1920年(大正九年),全臺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大溝」大字,隸屬於臺南州北港郡水林庄(新制街庄)。[5]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大溝,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
交通
縣道164號是金湖至民雄的道路,經過本地區中部偏北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北西可前往口湖鄉,並止於該鄉西部的省道台17線、台61線共線路口(金湖聚落東側);向東微南可前往水林鄉市區、北港鎮、六腳鄉東北端、新港鄉、民雄鄉,並止於縣道162乙線轉角路口。[1][6]
鄉道雲145線是大溝至順興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略偏東北的縣道164號路口(大溝聚落北郊)。由此向西南微南蜿蜒而行,經過大溝聚落後可前往食水堀,並止於鄉道雲146線路口。[1][2][4]
學校
- 大興國小
參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