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瑟提斯高原
大瑟提斯高原(Syrtis Major Planum),更常見的名稱是大流沙,是火星上一個明顯的暗區(大瑟提斯,Syrtis Major),坐落於北方低原和南方高地之間,中央位於北緯8.4度,東經69.5度。是一座低緩的盾狀火山[1],曾被認為是平原。它呈現黑色是因為玄武岩未被沙子覆蓋。
大瑟提斯高原 | |
---|---|
海盜號所攝之大瑟提斯 | |
位置 | 伊希地平原之西 |
经纬 | 8.4°N 69.5°E |
直徑 | 1350 公里 |
发现者 |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
命名 | 拉丁語:錫德拉灣 |
地理和地質
大瑟提斯高原位於南緯1度至北緯18.8度、東經59度至東經77度,直徑1350公里,海拔1000至2000多公尺。東側經緩坡,降至海拔負3000多公尺的伊希地平原,其他三側被充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地環繞,其中北側有數條東北-西南向的槽溝:尼利槽溝(Nili Fossae)。高原大部分的坡度不到1度,和火星其他高地火山,如第勒納山、安翡翠特斯山一樣,但卻小於塔爾西斯和埃律西昂地區的盾狀火山。高原中央附近最高,海拔約2200公尺,一旁則是一南北長約250公里、東西寬約150公里,深約1公里的凹陷,其中又包含兩個破火山口:尼利火山口(Nili Patera)和梅洛火山口(Meroe Patera),底部海拔約200公尺,而前者因隕石坑較少故較年輕。大部分地區是玄武岩,而尼利火山口內亦有發現英安岩。[2]探測船的重力場測量顯示有一個正的重力異常,推測底下有一個南北長約600公里、東西寬約300公里、已停止活動的岩漿庫,內含有已從岩漿中析出的重的礦物,主要是輝石,橄欖石亦有可能。[3]依據隕石坑的數量,大瑟提斯高原屬於早赫斯伯利亞紀,比伊西地撞擊盆地晚。[1]
季節變化
由於季節性和長期的外觀變化,大瑟提斯在十九世紀便是明顯的觀測目標。它曾被認為是淺海,之後被認為是大片植被,並隨季節消長。然而在1960和70年代,水手計畫和海盜號的探測船的觀測,認定這些變化是沙子隨風吹而移動所致。一些隕石坑有延伸一條長長的淺色條紋,這是沙子在隕石坑壁的下風處堆積的緣故。[2]
發現與命名
大瑟提斯(Syrtis Major)來自地中海南邊錫德拉灣的古羅馬名:Syrtis maior,是利比亞的海灣。
大瑟提斯是第一個被記錄的其他行星上的特徵,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發現,並繪於1659年。不過此時稱做沙漏海(Hourglass Sea),而往後不同的觀測者也給了不同的名稱。1840年,約翰·海因里希·馮·梅德勒在他的火星地圖裡稱作大西洋水道(Atlantic Canale)。1867年,理查·安東尼·普羅克特(Richard A. Proctor)稱之為凱撒海(Kaiser Sea),以莱顿天文台(Leiden Observatory)的Frederick Kaiser命名。1876年,卡米伊·弗拉馬利翁(Camille Flammarion)修改Proctor的命名時稱之為Mer du Sablier(沙漏海的法文)。而大瑟提斯(Syrtis Major)則是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所選,置於1877年火星衝時所繪的地圖中。[4][5]
參考資料
- Hiesinger, H.; Head (publications), J. W., (PDF),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4-01-08, 109 (E1): E01004 [2009-04-21], doi:10.1029/2003JE002143, E010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08)
- . 2006-10-23 [200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0).
- Kiefer, Walter S.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4-05-30, 222 (2): 349– 361. doi:10.1016/j.epsl.2004.03.009.
- Morton, Oliver. . New York: Picador USA. 2002: 14–15. ISBN 0312245513.
- William Sheehan. . [200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