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 (電視劇)

大白鯊》(英語:),是香港麗的電視製作的劇集,由麥當雄劉嘉豪共同監製,此亦是後者入行以來首次監製的劇集。該劇集於1979年11月6日起在「麗的劇場」時段首播,共78集,講述兩個家庭之子女因著父輩爭奪產業的自私行為,而在感情和事業上互相糾纏,繼而引發種種衝突,最終兩家人反目成仇,水火不容。而主角伍衛國飾演的「周天銘」經歷家道中落、感情失去之後,為求重振家聲,不惜一切向上爬起,像大白鯊一樣反噬對手。[1]

大白鯊
类型時裝
编剧方令正譚 莊林 零曾淑嫻
邱梅圓許洵美
编导梅小青區玉盛王心慰賴水清
李元科郭煜機吳喬頤梁日明
劉嘉豪
助理编导陳莎莉梁日明陳綺文翁偉傲
胡學文劉世添黃務本張百豪
鄧志傑洪康祺、、張沛忠
主演伍衛國劉緯民李 影張瑪莉
盧 敦鮑漢琳曾 江吳 回
楊澤霖王宇凰陸柱石
集数78
主题曲《大白鯊》
作曲黎小田
盧國沾
伍衛國
制作
拍摄/制作年份1979年-1980年
制作统筹樂易玲
监制麥當雄劉嘉豪
故事
编审
制作公司麗的電視有限公司
麗的電視第一台首播
播出日期1979年11月6日-1980年2月1日
播出时间逢星期一至六 21:00-22:00(連廣告)

該劇集是麗的1978年10月節目改革及麥當雄當上麗的一台節目總監以來其中一部超過60集的長篇劇集,抗衡當時競爭對手無綫電視正在播放的「翡翠劇場」《網中人》和《歡樂今宵》。劇中含有不少1975年美國同名驚悚電影致敬元素,不單一度在劇中加插主角與大白鯊搏鬥的劇情,還跟前者使用一樣的中、英名稱,劇組更向環球影業提出借用道具鯊魚的要求。不過此舉卻一度引起環球不滿,要求麗的更改劇名,惟事件不了了之,麗的仍按原定劇名播出。[2]

故事情節

蕭柏齡(盧敦飾)與周覺彬(鮑漢琳飾)本為好友,而且雙方之子女周天銘(伍衛國飾)與蕭振邦(劉緯民飾)、蕭慧賢(張瑪莉飾)兩兄妹感情甚篤,但柏齡因一直記恨覺彬在少年時代搶去自己的初戀,以致長大後柏齡趁周家的生意遇到問題的時候,便故意出招侵佔周家的產業。天銘眼見家庭產業遭到侵吞而導致的巨大改變,只能自食其力並努力拓展自己剛建立的事業,並且無暇理會自己的感情,以致其初戀女友朱淑莊(李影飾)都遭到忽視。在這個時候,振邦竟然藉機向淑莊伸出援手,二人陷入熱戀,之後更加提出婚事,天銘因為自己女友被搶去,所以對蕭家愈加憎恨。另一方面,慧賢始終鍾愛認識多時的天銘,對馬卓漢(曾江飾)熱烈追求置之不理,並對後者若即若離,甚少接觸。覺彬與柏齡關係已達至臨界點,最終引起激烈衝突,爭執時覺彬心臟病發而不幸病逝。天銘見父親被蕭家害死,而且淑莊已經離開自己及嫁予情敵振邦,於是下定決心,為家庭和為自己報仇,不單答應慧賢婚事,藉此利用慧賢反擊蕭家,而且透過姻親關係取得蕭家產業。往後天銘如其所願,成功入主蕭家生意,又領回原本屬於周家的資產,周家聲威得以恢復,不過此舉令到天銘被復仇二字沖昏頭腦,他不單變成卑鄙自私、做事沒有底線的人,其過多的報復行為還要令蕭家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3]

主要角色

製作

麗的電視在1978年開始,針對當時競爭對手無綫電視在平日晚上九時播放的綜藝節目《歡樂今宵》,開始在這個時段安排長篇劇集吸引觀眾,其中《鱷魚淚》、《變色龍》、《奇女子》等寫實劇集皆取得高收視及口碑。麗的為此繼續沿此製作路線,推出這類時裝電視劇。自該年10月15日麗的節目改革及麥當雄當上麗的一台節目總監以來,[4]他更擔任多部劇集的監製,在他的領導下,更針對無綫的弱點持續作出攻擊,翌年年中開拍的《大白鯊》就是其中之一。[5]

該劇集由麗的以邊拍邊播模式進行整個製作,由麥當雄和當時名為「劉嘉豪」的劉家豪共同監製,編導為梅小青,製作統籌為樂易玲,創作劇集故事及擔任編審,作家沈西城是節目籌劃,也是他加入麗的後的首部主理劇集。[6]伍衛國獲飾演劇中主角「周天銘」,一向衣著隨便的他曾表示在劇中需要以筆挺西裝示人,會予人一種新形象。[7] 至於李影獲飾演「朱淑莊」,自言雖然要一部劇集接一部劇集拍下去,而且擔任重要角色令她非常忙碌,但感到公司倚重自己,樂於滿足現狀。[8]至於同名主題曲《大白鯊》,由伍衛國主唱,本來由一間叫「利安唱片」的公司包辦,可是該公司現況不明,而該歌曲往後並未收錄在任何專輯內。[9]

為宣傳該劇集,劇組於10月27日至29日一連三日舉行「射鯊魚巨獎活動」,邀請潛水會會員等九人到大鵬灣塔門附近海域搜索鯊魚,並將當日拍攝之鯊魚動態紀錄片,安排在之後的《貓頭鷹時間》時段內播放。[10]另外,麗的更在首播前周末即11月3至4日假座尖沙咀新世界中心舉行「大白鯊展覽會」,[11]除了展出活生生的小型真鯊魚和鯊魚標本,亦不惜工本將鯊魚骨和鯊魚牙製作成裝飾品並賣給訪客。[12]11月4日正午,在九龍塘廣播道麗的總台舉行試映會,邀請劉家豪、、梅小青等幕後人士,及李影、曾江張瑪莉等演員出席。[13]

據表示,劇集之所以取名為《大白鯊》,是因為人類有如大白鯊一樣有著好勇鬥狠、自相殘殺的本性,所以就透過劇中人物的爾虞我詐,物競天擇的情形展現出來。[13]事實上該劇集的中、英文名稱,與1975年由執導的美國驚悚電影一模一樣,標誌也是相近,劇中亦含有不少後者之致敬元素,例如曾江和王宇凰出海狩獵鯊魚,及伍衛國在海上與大白鯊搏鬥的劇情,劇組為求逼真,還向電影的製片商環球影業提出借用道具鯊魚的要求。[2]可是由於「大白鯊」和「Jaws」這兩個名稱,早於1976年3月26日電影在香港正式公映時已經被環球影業註冊,[14]故此麗的借用道具的請求意外引起了雙方之間的版權爭議,環球在追查之後向麗的發出警告信,要求麗的不得使用此中、英文名。[2]只是此爭議往後未見傳媒繼續跟進,而麗的在11月6日劇集首播當天能夠沿用原有劇名,不至於成為同年9月《俠盜風流》更名事件的翻版,不過獵鯊和及搏鬥大白鯊的劇情卻被刪去,只在部分集數的片尾放置大白鯊手繪畫作。[1]

播映

該劇集本來定於1979年11月5日(星期一)起晚上九時正在麗的一台播映,該台另一劇集《天龍訣》則繼續在晚上八時播出,形成黃金時段雙線劇集發展,同時抗衡無綫電視正在播放的「翡翠劇場」《網中人》和《歡樂今宵》。[15]不過無綫卻先發制人,安排梁醒波等藝員北上廣州市訪問即將復出的紅線女,並將訪問和表演片段剪輯成「紅線女專輯」,放在翡翠台11月5日晚九時《歡樂今宵》時段內播放,為此麗的決定將劇集延後一晚至翌日(11月6日星期二)播放,原來的時段改播《新變色龍》大結局(原定11月3日星期六晚播放)。[16]至於11月4日為宣傳劇集的維多利亞港水怪出沒活動,亦因節目調動而取消。[17]無綫在麗的作節目調動之後,又安排在《大白鯊》首播當日,臨時加插中國京劇院(今中國國家京劇院)四團在香港演出的京劇楊門女將》,[18]同樣在《歡樂今宵》時段播出,作為對麗的的反擊,同時可以逼令麗的與其正面交鋒。[19]

該劇集在播出之後觀眾反應平平,據《工商晚報》專欄作者「悠悠」綜述,該劇集開頭還能清楚交代出場人物,同時能夠鮮明展現人物性格。[20]這位作者表示該劇集原先有望挑戰無綫同類型劇集《網中人》的收視,可是雷聲大雨點小之下期望落空,《網中人》仍然維持高收視。[21]在節目播畢之際,此人還批評劇情牽強、拖泥帶水,而且公式俗套,情況有如大白鯊不單未能咬破魚網,反而被魚網「緊緊纏住,幾乎窒息而死」。[22]該劇集到翌年2月1日(星期五)播完最後一集,[23]而《怒劍鳴》在2月4日起則移到九點檔期繼續播放,而遺下的八點檔期空缺,則由新劇集《浮生六劫》來填補。[24]相比《鱷魚淚》、《變色龍》等其他同期長編劇集,該劇集甚少獲麗的/亞視重播,最近的一次重播已經是2003年清晨時段。[25]2015年亞視陷入財困,該劇集的香港及海外播映權連同其他麗的時期劇集由無綫買下,無綫其後將整套劇集上載至旗下的myTV SUPER點播區內,供付費會員觀賞。直至2023年12月14日無線電視把劇集放在80黄金翡翠台逢星期一至五毎日毎集播放四次。[26]

相關條目

參考

  1. . 華僑日報. 1979-11-06: 25.
  2. . 香港工商日報. 1979-10-17: 9.
  3. . myTV SUPER.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4. . 工商晚報. 1978-10-15: 6.
  5. David Hui. . 香港舊照片. 2013-11-30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6. 沈西城. . 明報. 2016-12-05 [2022-08-20].
  7. . 工商晚報. 1980-01-07: 3.
  8. . 華僑日報. 1979-11-23: 22.
  9. . 華僑日報. 1979-10-23: 26.
  10. . 香港工商日報. 1979-10-26: 9.
  11. . 華僑日報. 1979-10-27: 23.
  12. . 工商日報. 1979-10-27: 9.
  13. . 華僑日報. 1979-11-05: 22.
  14. . 華僑日報. 1976-03-25: 22.
  15. . 香港工商日報. 1979-11-04: 9.
  16. . 大公報. 1979-11-04: 6.
  17. . 大公報. 1979-11-05: 6.
  18. . 大公報. 1979-11-06: 6.
  19. . 香港工商日報. 1979-11-06: 9.
  20. 悠悠. . 工商晚報. 1979-11-10: 3.
  21. 悠悠. . 工商晚報. 1979-12-15: 3.
  22. 悠悠. . 工商晚報. 1980-01-27: 2.
  23. . 華僑日報. 1980-02-01: 35.
  24. . 華僑日報. 1980-02-04: 24.
  25. . 明報周刊. 2016-05-14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26. . 東方日報. 2015-03-22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