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翅鲸

座头鲸学名,意为大翅鲸,英語:意为驼背鲸)又名巨臂鲸,於鬚鯨亞目海洋哺乳動物。其中文名源于日文「」(,日本江戶時期的視障人士之社會階級),因其背鰭及背瘤的外貌好似背負琵琶的盲人琵琶法师而得名。大翅鯨為大型鬚鯨,胸鰭特別的長,約占身體的三分之一。 成年鯨身長可達約11.5至16公尺之間(39至52英尺),少數大個體雌鯨體長可超過18公尺,成年雄鯨平均體長13-14公尺,成年雌鯨為14-15公尺[5]; 剛出生的仔鯨長約3至6公尺。[6]。成年鯨体重25至40公吨,最重可達60公吨[7][8],新生仔鯨重1至2公噸[5]。座头鲸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胸鰭與成年雄鯨複雜的叫聲而聞名。世界各大洋都有座頭鯨的蹤跡,是賞鯨者的最愛之一。

大翅鲸
化石时期:更新世晚期至今[1][2],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下目: 鲸下目 Cetacea
科: 须鲸科 Balaenopteridae
属: 大翅鲸属 Megaptera
J. E. Gray, 1846
种:
大翅鲸 M. novaeangliae
二名法
Megaptera novaeangliae
Borowski, 1781)
座頭鯨的分佈
異名
種異名[4]
  • Balaena gibbosa Erxleben, 1777
  • Balaena boops Fabricius, 1780
  • Balaena novaeangliae Borowski, 1781
  • Balaena nodosa Bonnaterre, 1789
  • Balaenoptera australis Lesson, 1828
  • Balaena lalandii Fischer, 1829
  • Balaena longimana Rudolphi, 1832
  • Balaenoptera capensis Smith, 1834
  • Balaenoptera antarctica
    Temminck, 1841
  • Balaenoptera leucopteron
    Lesson, 1842
  • Balaenoptera astrolabe
    Pucheran, 1843
  • Balaena allamack Gray, 1846
  • Megaptera longimana Gray, 1846
  • Megaptera longipinna Gray, 1846
  • Megaptera poescop Gray, 1846
  • Megaptera kuzira Gray, 1850
  • Kyphobalaena longimana
    Van Beneden, 1861
  • Megaptera lalandii Gray, 1864
  • Megaptera novaezelandiae Gray, 1864
  • Megaptera osphya Cope, 1865
  • Megaptera versabilis Cope, 1869
  • Megaptera indica Gervais, 1883
  • Balaena atlanticus Hurdis, 1897
  • Megaptera kusira Trouessart, 1904

屬名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大型的翅膀」,形容座頭鯨極大的胸鰭。一般認定有關座頭鯨最早的文獻紀錄出現在法國動物學家馬蒂蘭·雅克·布里松的著作《Regnum Animale in Classes IX Distributum》,該著作對座頭鯨的稱呼「」與座頭鯨的種小名「novaeangliae」都代表「來自新英格蘭的」,可能是因為早期在該地區有許多座頭鯨的目擊紀錄[9]

生理描述

一頭年輕座頭鯨的尾鰭
座頭鯨的頭部近觀

座头鲸可由牠們帶有明顯駝峰的厚實身軀,以及黝黑的上半部而輕易辨認。頭部與下顎佈滿稱為節瘤的小型瘤狀突起,這些小瘤其實是毛囊,也是此物種的特色。尾鳍具有波浪狀聳起邊緣,於潛水過程中常會往上舉離水面,和胸鰭皆具有白色斑,但不同個體身上的白色斑範圍都不同(辨別方式與小天鵝的鳥喙標記相似),因此此特徵可用來進行個別辨識[10][11][註 1]。就比例而言,座頭鯨的頭部較大,約占全長的三分之一;頭頂的兩個噴氣孔明顯,噴出的水氣從正面看近似心形,一般高度2.5至3公尺。嘴內的鯨鬚每側270至400條之間[12],最長可達1公尺,最寬達30公分,多為黑色或橄欖棕色,少數個體則帶有灰白色剛毛。喉腹摺12至36道[5],最短約46公分(18英寸),最長約91公分(3英尺),每道之間的間隔頗大,最長可達腹部[13]。關於座頭鯨會演化出所有鯨科動物比例上最長的胸鰭,目前有多種理論,兩種最盛行的假設為:胸鰭長帶來的高度機動性具有可觀進化利益,或者,較大的表面積有助於在寒帶溫帶遷徙時的體溫調節。

活動時多一雙一對活動,有洄游習性,惟游泳速度較慢。主食為小甲殼類和群游性小型魚類。雌性座頭鯨每兩年生育一次,孕期約10個月,每次生1胎,雌鯨會照顧仔鯨約6至10個月,同時讓仔鯨學習獨立可能也需要約半年的時間。座头鲸壽命可長達40至50年,雌鯨約在五歲達到性成熟,雄鯨則約在七歲。

群體結構

一般的座頭鯨群體結構都較為鬆散,一般都是單獨生活,或者幾隻一起生活的也有(常見族群數量為1至3隻,少數大型族群數量可達15隻[5])。群體生活通常在夏季持續得較久,這是為了方便互相合作覓食。

當雄性的座頭鯨尋求配偶時,通常會與其他雄鯨一起包圍著一隻雌鯨,通常這不是合作性質,而是雄鯨之間的競爭,科學家將這種為爭奪雌鯨而群聚的雄鯨稱為「競爭性群體」(competitive groups)[14]。競爭會持續幾小時,慢慢競逐失敗的都會自動游離,剩下者會與雌鯨交配,而最近的研究指出,較大型的雌鯨較可能成為雄鯨的追求對象[15]

科學家一直認為鯨語在座頭鯨間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未能確定。現時大部分儀器都能研究出來,乃進一步發現的關鍵。

習性

一對座頭鯨正在進食。

座頭鯨只在夏天捕食,在冬天它們就會依靠體內儲存的脂肪過活。座頭鯨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捕獵者,它們的捕食對象包括磷蝦或聚在一起的魚群(如鯡魚胡瓜魚玉筋魚等)。捕食的方法包括直接攻擊或者通過用鰭拍打海水而將獵物擊暈。

其中最獨特的獵食技巧稱為水泡網捕獵法。一群鯨魚在群魚的下方圍成一個大圈迅速地游動,再從氣孔排氣形成水泡網從而使群魚逼得更為密集。時機成熟牠們會同時張大口向上竄,一口就可以吞下數以千計的群魚。鯨魚们协同采用這種捕獵法时其团队规模可達12條,而水泡網的直徑可長達30公尺(100英尺)。這可說是海洋哺乳動物中最奇特的捕獵方式。

通常虎鯨會視幼年座頭鯨為獵食對象,但是這種威脅對於成年的座頭鯨來說是相當輕微的,頂多是造成表皮上的傷痕。

鯨語

Humpback song schematic
Humpback song schematic

座頭鯨不但有類似特技飛行的躍出水面的動作,牠的長而且複雜的叫聲也引起眾多動物學家的關注。在牠們的低吟的叫聲中,振幅與頻率重複的模式會在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中保持一致。由於座頭鯨只在繁殖季節呼叫,因此人們認為牠們的叫聲是用來求愛的。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雄鯨會依據聽到的其他叫聲來修正自己的叫聲,每條鯨魚所獨有的叫聲會在數年的時間中持續進化,甚至過了十多年也不會重複,目前確切原因仍不清楚,但據信較新穎的叫聲較能受雌鯨青睞。

數量與分佈

雌性成年座头鲸与幼鲸,雌鲸跃出水面以驱赶雄鲸。拍摄于法属玻里尼西亚塔希提岛。

座頭鯨在所有主要海洋中均有發現,但於地中海東部、波羅的海北極等海域還未有紀錄,牠們分佈在從南極冰緣到北緯65度的廣闊海面。這是一個有遷移特點的物種,牠們夏天生活在涼爽的高緯度水域,但是在熱帶亞熱帶水域交配繁衍。座頭鯨通常每年遷徙路程長達25,000公里(16,000英里),使牠們成為哺乳動物中最好遷徙者之一;但是生活在阿拉伯海的族群例外,牠們長年都生活在熱帶海域。

在十九世紀中以前,全球座頭鯨的數量一度達到150,000條,但在往後的一個世紀裡,人類大規模進行商業捕鯨活動,過度捕殺座頭鯨令座頭鯨在1966年的數量只剩下僅僅20,000條。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嚴格禁止所有商業捕鯨活動,令座頭鯨幸免於當時絕種。二十世紀座頭鯨的種群數量正在持續增長,但直至今天仍只回升至35,000條,還不到十九世紀中以前的四分之一。保守估計有11,600條座頭鯨生活在大西洋、7,000條在太平洋和約17,000條在南半球

亞洲附近的重要出沒紀錄及主要出没地点

註解

  1. 在澳洲沿海發現的白座頭鯨「Migaloo」除體色全白外,基本上未缺乏一般座頭鯨所具有的特徵。

註釋

  1. Nagasawa, K.; Mitani, Y. . Paleontological Research. 2004, 8 (3): 155–165 [2019-07-24]. ISSN 1880-0068. doi:10.2517/prpsj.8.1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 Yokogawa, K.; Nakao, K. . Venus. 2007, 65 (4): 299–317. ISSN 1348-2955. doi:10.18941/venus.65.4_299.
  3. Cooke, J. G.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24 March 2018]. 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4. in 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 .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6).
  5. Mark Carwardine. . Dorling Kindersley. 1995. ISBN 1564586200.
  6. Phil J. Clapham in William F. Perrin, Bernd Würsig, J.G.M. Thewissen. eds. . .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2: pp.589–592. ISBN 0-12-551340-2.
  7. David Burnie. Don E. Wilson. eds. . DK Adult. 2005. ISBN 0789477645.
  8. 海洋哺乳動物圖鑑·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日语).
  9. Stephen Martin. . Allen & Unwin. 2002: p.251. ISBN 1-86508-232-5.
  10. Katona, S.K & Whitehead, H.P. . Polar Record. 1981, 20: 439–444.
  11. Kaufman, G.D., Smultea, M., and Forestell, P.H. . Cetus. 1987, 7: 5–13.
  12. Society for Marine Mammalogy. .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英语).
  13. Chapham, Phillip J. & Mead, James G. (PDF). Mammalian Species. 1999, 604: 1–9 [2014-05-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3).
  14. Phil J. Clapham in William F. Perrin, Bernd Würsig, J.G.M. Thewissen. eds. . .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9: pp.582–584. ISBN 012373553X.
  15. Adam A. Packa, Louis M. Hermana, Scott S. Spitza, Siri Hakalae, Mark H. Deakosd, Elia Y.K. Herman. . Animal Behaviour. 2009, 77 (3): 653–662.
  16. . on.cc 東網.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 (中文(香港)).
  17. . [201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9).
  18. . [201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2).
  19. .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大翅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