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學名:),也叫“蓝龙”、“蓝天使”、“蓝海燕”、“蓑海牛”等,是一種藍色、小型的遠洋翼蓑海蛞蝓,海生腹足綱海神鰓科軟體動物[1]。這些海蛞蝓都是浮游生物:牠們上下顛倒的,利用水的表面張力來維持在水面,讓風和洋流把牠們帶往其他地方去。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的身體上的顏色可幫助牠們偽裝:牠們藍色的一面向天,與海水的顏色融合在一起,使海上的獵食者找不到牠們;而牠們向海底的一面則是銀灰色,與海面上折射天空的顏色融合在一起,令海裡的獵食者也找不到牠們。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 |
---|---|
一隻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纲: | 腹足纲 Gastropoda |
群: | 露齒裸側群 Ringipleura |
亚群: | 裸側亞群 Nudipleura |
目: | 裸鰓目 Nudibranchia |
亚目: | 枝鰓亞目 Cladobranchia |
总科: | 蓑海牛总科 Aeolidioidea |
科: | 海神鰓科 Glaucidae |
属: | 海神鰓属 Glaucus |
种: |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G. atlanticus |
二名法 | |
Glaucus atlanticus Forster, 1777 | |
本物種以其他中上層的浮游生物為食,包括有毒的管水母葡萄牙戰艦。這種海蛞蝓會在進食過刺胞動物之後,把其刺胞儲存在從其自身組織內,以防禦捕食。人類處理這些海蛞蝓時有機會會被這些儲起來的刺胞刺中,令人感到非常痛苦。
分類學
本物種與Glaucilla marginata不單外貌相似,而且有近緣關係。現時我們知道Glaucilla marginata並不是一個單一物種,而是由四個不同的姊妹物種組成的組合,但牠們都在印度洋及太平洋生活[2][3]。
簡介
當成熟後,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的身體大小可達3(1.2英寸)[4],其背側和腹側呈現深藍色和銀灰色,頭部有深藍色的條紋。 牠們有一個平坦而尖細的身體,還有深藍色修長的尾巴。牠們的身上有三對對稱突出的腕狀附肢構造[5],長着好像手指那樣的角鰓。
分佈及棲息地
这個裸鰓亞目的物种过去主要分布於泛熱帶地區,如墨西哥湾、澳洲沿岸可见,常隨著潮流和僧帽水母、錢幣水母一起出現。不過現時有報導指本物種開始在全世界的海洋出現,不單在熱帶,連溫帶的海域也見其踪影:除了在南非的東岸和南岸、莫桑比克、澳大利亞等印度洋海域現在也可發現[2],在歐洲水域的東海岸[2]和亞洲也有其踪影的報告。有研究团队推测这可能是和暖化有关,因海水温度上升,让族群向北扩散。
參考文獻
- Lalli, C. M.; Gilmer, R. W.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24 [2010-01-13]. ISBN 978-0-8047-1490-7.
- Churchill, C. K. C.; Valdés, Á; Ó Foighil, D. . Invertebrate Systematics. 2014, 28 (2): 174–195. doi:10.1071/is13038.
- . WoRMS. [2012-08-05].
- .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1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7).
- Piper, R. .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7: 42–43. ISBN 978-0-313-33922-6.
- Thompson, T. E.; McFarlane, I. D. . Proceeding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2008, 178 (2): 107–123. doi:10.1111/j.1095-8312.1967.tb00967.x.
延伸閱讀
- Churchill, Celia K. C.; Valdés, Ángel; Foighil, Diarmaid Ó. . Marine Biology (Berlin). April 2014, 161 (4): 899–910 [26 April 2015]. doi:10.1007/s00227-014-238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7).
- Valdés, Ángel; Orso Angulo Campillo. . Bulletin of Marine Science. November 2004, 75 (3): 381–389 [200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21).
- MILLER, M. C.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January 1974, 54 (1): 31–61. doi:10.1111/j.1096-3642.1974.tb0079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