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配囊異水黴
大配囊異水黴(學名:Allomyces macrogynus)是異水黴屬的一個物種,最早於1941年由美國真菌學家拉爾夫·愛默生描述發表,當時被歸為爪哇異水黴的一個變種[2],並於1954年被提升為獨立物種[3]。本種的基因組已由博德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完成定序[4]。
大配囊異水黴 | |
---|---|
科学分类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门: | 芽枝黴門 Blastocladiomycota |
纲: | 芽枝黴綱 Blastocladiomycetes |
目: | 芽枝黴目 Blastocladiales |
科: | 芽枝黴科 Blastocladiaceae |
属: | 異水黴屬 Allomyces |
种: | 大配囊異水黴 A. macrogynus |
二名法 | |
Allomyces macrogynus (R.Emers.) R.Emers. & C.M.Wilson (1954) | |
異名[1] | |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大配囊異水黴在Index Fungorum中的資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