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德源自治會院區

德源隱修院是屬天主教本篤會聖奧提來會的一所修道院,位於現今北韓江原道首府元山市附近。修道院原來是漢城(今首爾)的傳教修士團,於1920年代遷至德源,接管新成立的元山宗座代牧區。由於北韓自1949年對基督徒施以迫害[1],使當地教會活動停止[2]。但是德源自治會院區形式上仍然被列為天主教目前僅存的自治會院區之一[3]

德源自治會院區


천주교 덕원자치수도원구
教会管区
天主教會
基本
教座位置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禮儀形式拉丁禮
主保聖人聖本篤
所屬教省直屬聖座
創設時間1940年1月12日
主教座堂德源聖本篤隱修院
教務首長
教宗方濟
教區主教從缺
統計資料
聖堂數
轄區示意圖
轄區示意圖

建立

1909年2月,聖奧提來會的德籍修士抵達漢城。他們沿襲在非洲會院的模式,修士開設了木匠工房和技藝學校,而司鐸們就埋首於牧民和教育工作。隨著更多的修士自歐洲抵達,修道院在1913年5月15日升格為院牧級隱修院。波尼法爵‧蘇爾神父獲委任為首任院牧[4]

1920年元山宗座代牧區自漢城宗座代牧區分出,由聖本篤隱修院的修士們接管。1927年漢城的會院關閉,大約四十名修士遷至德源。1927至28年間,興建了培養本土教區司鐸的小修院和大修院。一座羅曼復興式聖堂在1929年至31年間興建[5]。大概在這個時候,修道院也開始培育本土的修道聖召

1940年教宗庇護十二世發出Libenter Romanus Pontifex詔書,德源自治會院區成立,幅員包括元山、文川安邊川內高原等地。蘇爾院牧成為了自治會院區的教長,並兼任咸興宗座代牧區的宗座署理[6][2]二戰結束時,隱修院落入蘇聯軍隊手上。雖然修道院一度成為軍營,但修道生活還是逐漸恢復過來了[7]。在1949年蘇軍撤走前,修道院有大約六十名修士,其中廿五名是國籍修士[8],另外在元山有大約二十名圖欽格會修女[9]

教難

1949年5月,朝鮮國家安全保衛部佔領了修道院,拘捕了所有修士、修女,把他們移送了監獄和集中營[9]。1950年7月,朝鮮人民軍摧毀了修道院[10]。1949年至52年間十四名修士和兩名修女在經歷嚴酷的囚禁和虐待後被處決[11]。同時十七名修士和兩名修女因飢饉、疾病、若役和集中營的惡劣環境死去[12]。1950年2月1日蘇爾院牧死於平壤的一所監獄,同年10月所有高級修士被處決[5]。1954年1月,倖存的四十二名德國修士、修女經西伯利亞鐵路被遣送回德國[2]

2007年5月開啟了把德源隱修院36名在金日成治下反教會迫害中殉道的“天主之僕”冊封為真福品的程序。程序標題為「波尼法爵‧蘇爾神父 O.S.B.、金本篤 O.S.B.及其同伴列為真福品案」[13]

現狀

德源隱修院的所在地已改建成元山農業綜合大學[14]。修院的殘存部分,包括聖堂、修院、宿舍等[15],可能被大學所佔用[16]

1952年部分倖存的修士、修女在韓國大邱附近倭館的建立了新的修道院[17]。隱修院的院長是會院區的宗座署理(2005年1月25日以前更兼任咸興教區的宗座署理,現任院牧為李炯雨)[18][19],但無法進入朝鮮。自1950年代起自治會院區以至整個朝鮮都已經沒有司鐸,以至天主教社群[20][21]。很多基督徒被囚禁於隱修院西北70公里(43英里)的耀德集中營以及位於朝鮮其他地區的集中營[22],因其信仰受到虐待和不人道待遇[23]。朝鮮的基督徒只能秘密地實踐其信仰,而且時刻面對被發現和處罰的危險[24]

韓國教會在興建位於最接近朝韓非軍事區坡州市懺悔贖罪堂時,也參考了聖堂的內部設計。[25]

参考文献

  1. . Asia News, May 25, 2007.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5).
  2. . UCA News, August 2, 2006.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18日).
  3. . Giga-Catholic Information, January 14, 2012.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9).
  4. Sieber, OSB, Godfrey. . St Ottilien: EOS Verlag. 1992: 35. ISBN 3-88096-645-1.
  5. . Missionary Benedictines of St. Ottilien, June 10, 2011. [January 19, 2012].
  6. (PDF). 宗座公報 (梵蒂岡出版社). 1940年, 32: 343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03-27).
  7. Sieber, OSB. . : 37.
  8. Sieber, OSB. . : 38.
  9. . Missionary Benedictines of St. Ottilien, June 10, 2011.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7).
  10. . Willibroard’s Gallery. [January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11. . Missionary Benedictines of St. Ottilien, June 10, 2011. [January 19, 2012].
  12. . Missionary Benedictines of St. Ottilien, June 10, 2011. [January 19, 2012].
  13. .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May 28, 2007.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4日).
  14. . Flickr Photo Sharing, March 6, 2008.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9).
  15. . Wikimapia, 2011.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
  16. . Panoramio, October 5, 2008.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0).
  17. . Inkama Abbey, April 2, 2011.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6-10).
  18. . 公教報. 2006年2月5日, (3233).
  19. . Giga-Catholic Information, January 15, 2012. [January 19,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1).
  20. . Asia News, May 25, 2007. [January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5).
  21. . 30 days, March 2006. [January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22. (PDF). Christian Solidarity Worldwide, 2007. [January 11, 20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21).
  23. . Vatican Radio, April 15, 2011. [January 1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8日).
  24. (PDF). U.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November 2005. [April 2, 20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年9月16日).
  25. 天主教亞洲通訊社,《邊境新教堂冀成為南北韓統一及福傳之所》,2013年7月5日。

外部連結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