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输出国论坛
天然气输出国论坛 (GECF)是一个一些世界领先的天然气生产国的政府间组织. 天然气输出国论坛成员共同控制世界天然气储量的70%以上,管道贸易的38%和85%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1] 天然气输出国论坛三个储量最大的成员-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合计控制 57%世界天然气储量.[1]
成員國
觀察員 | |
簡稱 | GECF |
---|---|
成立時間 | 2001年 |
類型 | 政府间组织 |
總部 | 卡塔尔多哈 |
秘書長 | Leonid Bokhanovsky |
主席 | Abdullah Bin Hamad Al-Attiyah |
副主席 | Chakib Khelil |
机关刊物 | 部长级会议 |
目標 | 天然气卡特尔 |
網站 | www.gecforum.org/ |
历史
GECF于2001年成立于,[伊朗]德黑兰,。 直到第七次部长级会议在莫斯科举行,它没有章程和固定的成员结构。第七届部长级会议2008年12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通过了组织的章程.[2] 同时,该论坛决定成立一个行政办公室和秘书处,设在卡塔尔多哈。在第8次部长级会议(2009年6月),卡塔尔能源部长[阿卜杜拉哈马德铝阿提亚]成为的世界天然气出口国论坛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部长沙基卜哈利勒当选为副主席 .[3][4][5]
目标
GECF的目标是:
- 促进生产者之间的对话,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政府和能源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利益的概念;
- 提供一个平台,以促进研究和交换意见;
- 促进一个稳定,透明的能源市场。
组织架构
GECF的最高机构是部长级会议。在部长级会议之间,工作通过秘书处(总部设在卡塔尔多哈)进行。世界天然气输出国论坛主席是阿卜杜拉 本 哈马德阿勒阿提亚,副会长是[沙基卜哈利勒]。[3][4] The Secretary-General is Leonid Bokhanovsky.[6]
部长级会议
天然气输出国论坛举行了22次部长级会议:
会议 | 年份 | |
---|---|---|
伊朗 德黑兰 | 2001 | |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 2002 | |
卡塔尔 多哈 | 2003 | |
埃及開羅 | 2004 |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 2005 | |
卡塔尔 多哈 | 2007 | |
俄羅斯莫斯科 | 2008 | |
卡塔尔 多哈 | 2009(六月) | |
卡塔尔 多哈 | 2009(12月) | |
阿爾及利亞Oran | 2010(4月) | |
卡塔尔 多哈 | 2010(12月) | |
埃及開羅 | 2011(6月) | |
卡塔尔 多哈 | 2011(11月) | |
赤道幾內亞 馬拉博 | 2012 | |
伊朗 德黑兰 | 2013 | |
卡塔爾 多哈 | 2014 | |
伊朗 德黑蘭 | 2015 | |
卡塔爾 多哈 | 2016 | |
俄羅斯莫斯科 | 2017 | |
千里達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 2018 | |
俄羅斯莫斯科 | 2019 | |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視像會議) | 2020 | |
卡塔爾 多哈 | 2022 |
天然气欧佩克
自从2001年建立的世界天然气出口国论坛以来,有一直炒作: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特别是俄罗斯和伊朗,打算建立一个天然气卡特尔(相当于欧佩克)设置配额和价格。一个天然气欧佩克的想法由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支持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在2002年首先提出。 2006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主席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威胁,如果俄罗斯能源谈判没有取得其目的(与欧洲的谈判),俄罗斯将建立“气体供应商,将超过欧佩克影响力的联盟.[15] 伊朗官员已明确表示天然气卡特尔的大力支持,并与俄罗斯举行了正式会谈。 .[16][16] 第六届部长级会议的GECF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由俄罗斯主持,研究如何加强GECF。据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卜哈利勒]说,这意味着,在长期的GECF将走向成为一个天然气欧佩克.[17]
参加
- Energy superpower
- 能源安全
- 石化输出国论坛
参考资料
- Marcel Dietsch. . Forbes. 2009-12-10 [201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 Katya Golubkova, Amie Ferris-Rotman. . Reuters. 2008-12-23 [200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 Kevin Baxter. . ArabianOilandGas.com (ITP Business Publishing Ltd.). 2009-07-02 [200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5).
- Ayesha Daya, Robert Tuttle. . Bloomberg. 2009-06-30 [200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8).
- Anatoly Medetsky. . The Moscow Times. 2009-07-01 [200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3).
- . Gulf Times. 2011-11-15 [201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5).
- . MENAFN. 2011-11-16 [2011-11-18].
- . Voice of Russia. TASS. 2011-11-15 [2011-11-18].
- . Voice of Russia. TASS. 2011-11-15 [201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 . UPI. 2011-11-14 [201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5).
- . Xinhua. 2008-12-24 [2008-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 . BBC. 2008-12-23 [200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3).
- . RFE/RL. 2008-12-23 [200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4).
- Roman Kupchinsky. . RFE/RL. 2006-08-14 [200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2).
- . CNN. 2007-02-02 [200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9).
- Barbara Lewis, Simon Webb. . Reuters. 2007-04-09 [200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5).
Bibliography
- Hallouche, Hadi. (PDF). 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 June 2006 [2008-12-26]. ISBN 978-1-901795-5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7).
- Socor, Vladimir. (PDF). Lithuanian Foreign Policy Review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Center). 2008, (20) [2008-12-26]. ISSN 1392-55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7).
- Flynn, Chris; Dyer, Erin. (PDF). . Global Legal Group. 2008: 1–3 [2008-12-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7).